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技术文档 > 过分强调本土品牌占比是小国心态

过分强调本土品牌占比是小国心态

时间:2013/5/10 2:15: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31 字号: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本土汽车品牌要在本国的整体汽车市场中实现高占比,既不现实,也没必要。过分强调本土品牌的占比,实际上是小国心态。”———朱福寿   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福寿,在2

  “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本土汽车品牌要在本国的整体汽车市场中实现高占比,既不现实,也没必要。过分强调本土品牌的占比,实际上是小国心态。”———朱福寿

  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福寿,在2013中国汽车论坛的主论坛上总结了自己在中国汽车工业诞生60年来的几点感受。

  朱福寿在演讲中提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本土汽车品牌要在本国的整体汽车市场中实现高占比,既不现实,也没必要。他认为过分强调本土品牌的占比,实际上是小国心态。

  朱福寿表示,尽管60年来我国汽车工业不断引进国外的技术、产品和品牌,但自主创新和发展一直是主线,尤其体现在商用车领域———国内90%以上的商用车都是自主品牌;而且在短短的10多年里,我国轿车的产能、技术和品牌的建设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成绩喜人。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汽车产业率先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融入世界,迎来了腾飞的30多年。忆往昔峥嵘岁月,朱福寿感慨良多:“如果没有这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很难想象现在的中国汽车产业会是什么局面。”

  “不能因为现在存在一些问题,就对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发展失去信心。”朱福寿说,“世界汽车工业已有100多年历史,我国的轿车工业发展才十几年,但我们的汽车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和创新,已经在整个市场份额中占到了42%,如果把卡车也加进去,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就达到了52%。”

  虽然对过去30年的飞速发展非常欣慰,但面对汽车产业如今“有研发但缺技术,有产品但缺品牌,有大企业但没有一流的企业”喜忧参半的尴尬处境,朱福寿还是老生常谈地叹道:“中国要成为汽车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近30年发展的见证者,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我感到非常幸运,也非常自豪。但我们没有半点的自满和骄傲,因为中国与世界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发言最后,朱福寿殷切地希望所有汽车企业都备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环境,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向汽车强国的目标迈进。

(来源:中国工业报)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