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Andre Saboya Martins),巴西驻上海总领事馆贸易与投资商务领事认为,金砖国家(除了中国还有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焦点,而巴西又是焦点中的焦点。
中国对巴西投资近年坐上了直升机,2009年这一数字是2亿美元,两年后上升到100亿美元。巴西外交部贸易投资促进司官员鲁本斯·伽马(Rubens Gama)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给出的最新数据是,2012年中国对巴西投资额超过了150亿美元。
作为巴西最大的FDI(海外直接投资)来源国之一,“走进”巴西的中国企业已经不再局限于汽车、农业和能源矿产等传统领域。记者从中国-巴西企业家委员会(CEBC)获取的数据显示,目前投资巴西的中国企业主要集中于9个领域,其中,汽车、电力能源、电子行业和机械设备领域是大头,占比近七成。他们中既有国家电网这样的国企巨头,也涉及了中国各个行业的明星企业和上市公司,比如华为、中兴、三一、徐工工程机械企业曾经参加过巴西地方政府的招标,他们为招标的2000台起重机开出了比巴西本地企业还要低20%的“血拼价”,依然与订单擦肩而过。
安德烈说,这样的价格还不够低,因为按照巴西政府的规定,在某些重要领域的政府采购项目中,外资企业的竞标价格须低于国货的25%才能被购买。
对于一些中国企业的水土不服,中国(巴西)投资开发贸易中心投资部经理卢山鸣说,开拓巴西的前提是了解并理解巴西。
包括安德烈在内的巴西政府官员强调,巴西对外资概无偏见,一切有章可循。
政策攻略
事实上,国民待遇已经构成了巴西FDI政策的基石。一旦企业在巴西成立,巴西政府则“无视”该企业的国籍。这是开放外资的表现。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巴西欢迎中国企业投资,而找到合适的当地企业合作可以减少水土不服的影响。
安德烈说,中国企业“走进”巴西的合资范式多种多样,江淮汽车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样本。
“巴方控股2/3。”他说,这样的合资结构让江淮汽车更快速地本土化。
对于投资巴西的中国车企来说,当地建厂就等于找到了“地接导游”,这是享受“优惠价格”的必要条件。到了2011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汽车对巴西出口额增长了523%。
江淮汽车巴西业务的中方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巴西政府主要是通过工业产品税(IPI)的减免来鼓励国产化。
2011年7月,巴西政府对进口汽车的IPI税率增加了30个百分点。以汽车行业为例,达到国产化标准的轿车,只要支付13%的IPI,若未达到标准,则需要支付43%。
投资建设巴西工厂,然后让65%的零部件国产化,这是巴西政府给外资车企开出的减税公式。
2011年10月,江淮汽车宣布投资9亿雷亚尔(当时约合5亿美元),在巴西东北部的巴伊亚州建设一家汽车装配厂,同时致力于零配件生产全部当地化。这家工厂有望在今年底建成。
巴西汽车行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月,江淮汽车巴西销量增长2.3%至1498辆。
和江淮一样,奇瑞也在巴西的圣保罗选址建厂。安德烈的建议是,寻找一家本土伙伴。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