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强制减排风劲刮业界呼唤“绿色”水运

强制减排风劲刮业界呼唤“绿色”水运

时间:2013/4/26 10:30: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99 字号:
[摘要]   当前,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日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成了今年“两会”代表、委员极为关注的话题。会议期间,代表、委员提交了多项关于控制内河船舶污染气体排放的提案、议案。全国政协委员、交通

  当前,绿色低碳和节能减排日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成了今年“两会”代表、委员极为关注的话题。会议期间,代表、委员提交了多项关于控制内河船舶污染气体排放的提案、议案。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要大力推广应用船舶低碳技术,促进水运安全绿色发展,有效降低内河和近海船舶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可以预见,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内河船舶减排工作力度,水运业减排步伐将越走越快。

       内河船舶排放不容忽视

  由于含有PM 2.5等多种污染物,机动车尾气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许多措施,如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提升油品质量,推广电动、混合动力、LNG等替代能源,关、停、并、迁高污染企业。这些政策和措施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污染排放。对此,两会相关代表、委员认为,除了机动车,城市区域(含港口、内河和近海水域)航行的内河和近海船舶的排放也值得密切关注。

  其中,民进中央相关提案认为,船舶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来自于船用柴油机废气中夹带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船舶所使用的消耗臭氧的物质,船上焚烧以及所载货物所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船舶排放污染物不仅影响地球的气候,还会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

  船舶运输行业是耗能和排放增长较快的行业。我国现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和12.3万公里内河通航水道,随着近年经济的快速发展,航道条件的不断改善,水路运输业有了长足发展。在水运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气体的高排放。交通运输部“十五”节能情况事项调查结果显示,“十五”期间,船舶运输平均每年消耗燃油1366万吨,排放二氧化碳4000万吨。不仅如此,目前水运发达的地区多是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污染气体排放的较大的区域。

  同时,我国使用的柴油相对欧美的品质较差,油中杂质也较多,加上现在内河航运以个体和私营企业运输为主,而这些企业营运船舶的设备状况相对较差,导致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居高不下。

      船舶排放防治相对滞后

  “两会”海事界代表、委员指出,国际海事组织(IMO)出台的“73/78公约”附则VI已于2006年8月23日正式生效,2008年,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通过了MARPOL公约附则VI修正案。

  不仅如此,在欧洲部分水域如波罗的海、北海和许多港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沿海的排放控制区(ECA),船舶还必须满足比上述法规更为严格的船舶排放标准,且标准逐年提高。美国其他沿海地区、夏威夷和加拿大沿海地区也紧锣密鼓地计划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此外,墨西哥湾、阿拉斯加水域、五大湖水域、新加坡、香港、黑海、地中海以及东京湾水域等地区也在讨论出台严格的排放标准。反观我国,目前对于城市港口水域、内河水域和城市沿海海域等,特别是用于运输的内河水系,还没有实施相对较高的排放标准。

  “两会”相关代表、委员表示,我国船舶、港口设施造成的废气排放量在不断增加,但船舶污染气体排放防治工作却相对滞后。举例来说,部分地区虽然出台了有关规定,但仅对新建造的船舶提出了控制要求,实际减排效果欠佳。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目前没有出台针对营运船舶的污染气体排放的相关规定。因此,水运业成为造成港口城市和内河区域空气质量恶化的因素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表示,城市港口水域、内河水域和城市沿海海域不应该是减排的盲区,从长远角度来看,国内沿海、内河、城市港口水域、内河水域和沿海海域出台类似于ECA水域的排放标准只是时间问题。

      多措并举控制内河排放

  来自民进中央的全国政协委员姚立迎表示,加快制定船舶大气污染防治规定是我国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他建议,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牵头组织海事、交通、船检、渔政等单位和部门组成专门的机构,充分考虑到我国营运船舶的现状和经济发展要求,提出减排目标,制定详细、适合国情、具有可操作性的“船舶大气污染防治规定”,并将船舶进行分类,分别制定排放标准。

  姚立迎委员还建议,在执行层面,要明确环保、海事、交通、船检、渔政等行政和技术管理部门的责任和权利,结合营运船舶的年度检验,对营运船舶进行大气排放检验,并出具相关的检验报告,再由海事部门和渔政部门根据报告发放“大气排放合格证书”。在此基础上,可规定“大气排放合格证书”为海事部门、渔政部门对营运船舶进行年度安全检查的必查项目。

  胡可一委员认为,要从源头上着力推动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应用。他建议,要推进内河(特别是城市内部河道)电动船舶开发应用,加快绿色动力装置的研发、升级换代;加快研发小型电力推进系统、高性价比船用电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型柴油机“减排后装套件”与LNG双燃料柴油机;加大内河、沿海船舶LNG单燃料、柴油与LNG双燃料动力改造技术应用,推进LNG燃料后装套件、安全保障等问题的研究工作;尽快出台相关规范、技术标准,使内河、沿海船舶电动、LNG燃料动力设计、安装、改装、检验和应用均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胡可一表示,对于航运和LNG能源企业因减排而产生的“绿色成本”问题,有关部门应给予企业适当的税收补贴,或制定税收减免政策。此外,我国还应对船舶岸电充电站的配套建设统一布局,对接收站和加气补给站统一规划,进而向LNG船用户提供配送服务,从而有利于形成完整的LNG燃料供应链和规模效应,降低LNG终端售价。

(来源:中国船舶报)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