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科研院所如果不想把自己转变为企业,就一定会被并入某个企业。如今的科研院所,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只做研究的科研机构,更像是高新技术企业。每一家科研院所都要有自己的定位,要明确自己的商业模式,思考如何赚钱,让自己活下去。”不久前,谈到科研院所的发展,到京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所长金东寒如此告诉记者。
金东寒掌舵的七一一所,是中国唯一的船用柴油机专业研发机构。近年来,产业化的加速推进使该所从一个单纯的研究所,转变为集研发、生产、服务、工程承包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实体,目前已有3家下属专业公司,拥有柴油机、热气机、动力系统集成、舰船机舱自动化、热能工程与技术、能源服务等六大产品板块。
事实上,产业化已经成为船舶行业众多科研院所过去多年共同选择的发展道路。如今,包括七一一所在内的多家科研院所大胆冲破体制藩篱,建立起了自己的经济实体,研发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院所产业化是发展趋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真正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却并非易事。金东寒说,科研院所有很多类,并不是所有院所都适合走产业化道路。但对于应用技术开发类研究所来说,产业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他坦言,七一一所如今的道路也是被逼出来的。该所曾经为客户开发一款柴油机设计方案,收费比竞争对手少20倍,几乎连成本都无法覆盖,最终客户还是选择了别人,这让他们看到单纯“卖技术”很难养活自己,于是下决心走产业化道路,研发自己的产品。“最初是什么挣钱做什么,后来一些产品慢慢形成规模,我们现在很多产品拥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单项产品销售收入都在亿元以上。”
与七一一所一样,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产业化发展也是风生水起。该所注册的双瑞科技产业集团下设11个产业公司,开发的心脏支架产品占有三分之一的国内市场,并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投产了我国第一条完整的钛产业链,海绵钛的制造实力位居国内前三。在全国人大代表、七二五所所长马玉璞看来,“院所产业化肯定是一个趋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把事业单位变成企业,自己有造血功能。特别是应用类研究所,如果科技成果不能转化,科研就没有意义;院所自己要有生存能力,也才能留住人才”。
位于无锡的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主要从事船舶水动力学、结构力学等的基础研究,其产业化发展同样不俗。该所不仅发挥自身科技实力,研制出突破7000米深度的“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而且开拓了高速游艇、公务艇、全回转推进器、环保型保温棉生产线等多个市场。在当前船市萧条的背景下,这些业务不仅没有受到严重冲击,而且呈现出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全国人大代表、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颜开说,“中船重工集团公司一直鼓励科技产业化,强调按照多元相关原则,凡是与自身专业相关的研究领域都可以进行产品转化。一些实现了产业化的产品,都是基于我们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危机时技术往往更有用武之地”。
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研发
实现产业化之后,科研院所将直接成为创新主体,可以整合产学研等各类优势资源,集中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研发。金东寒说,以前研究所成果一大堆,但能卖出去的很少,现在的研发更强调市场导向,研发的目的是为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所谓研发成功就是客户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你的产品和技术,这样的创新才是有价值的。
2011年,七一一所推出了具有自主品牌的6CS21/32中速柴油机(见下图),该机型在性能指标、成本及排放标准方面皆优于国际同型产品,今年将实现销售方面的突破。金东寒说,“前几年市场好,很多企业都觉得没必要做研发,现在市场萧条,不研发就是等死,但找不到研发方向或做得不好就是找死,这确实是对企业一把手的一个考验”。他十分钦佩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对研发的重视,他说,华为坚持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用于研发,这使其从一家代工企业发展成为拥有自主产品的国际公司。目前,在远洋低速柴油机领域,中国企业还是通过购买许可证的方式来生产。但经过业界10年、20年的努力,开发出中国自主品牌的远洋柴油机这个梦想是有可能实现的。
颜开也十分看重科研院所科技实力背后蕴藏着的强大能量。他认为,危机往往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关键动力,船市危机不仅没有削减七〇二所的业务,而且使该所比以往更加繁忙了。“由于市场不好,业界对节能减排指标提出了很高要求,这就为我们创造了机会,因为开发高效节能环保的船型和装置正是我们的特长。”据他介绍,七〇二所正在开发一款安装在螺旋桨上的消涡鳍,这款产品放置在螺旋桨后面,可以回收部分能量,市场需求很大。“螺旋桨设计原本就是我们的强项,加装节能装置以提高螺旋桨的效率,这一产品使得技术有了用武之地。”
产业化需制度和文化保障
产业化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无可置疑,但如何平衡科研与产业之间的关系,也是院所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长期的产业化过程中,七二五研究所摸索出了一条“一所两制”的管理模式,即保留传统的研究所模式管理,注重考核科研质量和水平,注重专利和成果转化,服务于船舶行业;同时注册科技产业公司,通过资本对科技产业进行集团化管控。在人员待遇方面,七二五所动了很大脑筋。马玉璞说,为了能够保证科研和产业人员相对稳定,该所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个一线城市类似专业的科研和产业人员薪酬做了调查,最终依照4个城市的平均标准为员工订立薪酬,这在很大程度上留住了人才。
七一一所同样也在平衡科研与产业人员的待遇。除在薪酬标准方面尽量做到留住人才外,该所还不断为科研人员创造各种发展机会,比如与国外公司进行联合设计、到国外进行深造和培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自身研究成果等。但是,金东寒也不无担心,“现在,有些研究人员如果做了3年研发没有出成果,他们就觉得做研发没价值。对于科学研究来说,要靠好奇心驱动,单纯想着挣钱是不可能有成果的。所以,营造创新文化是一个大的难题”。
(来源:中国船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