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技术文档 > 燃机国产化需摆脱技术尴尬

燃机国产化需摆脱技术尴尬

时间:2013/4/7 10:28: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46 字号:
[摘要]   “自2010年以来,国内燃气发电项目逐渐增多。仅2012年度,全国F级机组招标已达28台,东方电气中标接近60%。”近日,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燃机事业部总经理刘兴贵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订单的
     “自2010年以来,国内燃气发电项目逐渐增多。仅2012年度,全国F级机组招标已达28台,东方电气中标接近60%。”近日,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燃机事业部总经理刘兴贵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订单的增长为重型燃机产业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尽管燃气发电比燃煤发电效率更高、对环境的影响远低于其他发电方式,但由于燃气价格过高,影响了发电企业燃气发电的积极性;燃气供应仍然不能支持燃气发电快速发展的需求;燃机市场价格不断走低等,均对国内燃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技术创新等有一定负面影响。
     事实上,我国的工业燃气轮机起步较早,上世纪60年代初东方汽轮机就开始研制的中小型燃气机组,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在科研和生产方面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燃气轮机发电市场处于停滞,我国重型燃气轮机的研发基本停顿。当前虽然重型发电用燃机制造技术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
     早在2001年10月,有关部门就发布了《燃气轮机产业发展和技术引进工作实施意见》,这是发展我国燃气轮机产业的政策性文件,明确了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施的原则。 2002年,国家组织燃气轮机项目打捆招标,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方式以国内大型发电制造企业作为技术引进的窗口和平台加快实施燃气轮机技术的国产化战略。
     “目前来看,重型燃机产业依旧面临着核心部件(如高温部件)仍然依赖于技术提供方,尚不能自主设计和制造;燃机自主研发起步晚、基础差、条件不足;燃机运行维护的核心技术仍依赖技术提供方;燃机市场已经存在价格战的端倪,不利于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等瓶颈。”刘兴贵告诉记者,此外,国外燃机产业的发展均依靠国家创造条件支持,包括科研资金的投入、支持配套企业(如高温材料)的配套研发、安排实验电站建设等方面。我国还需要加大这些方面的支持力度。
     刘兴贵认为,政策的持续性支持是前提。要加强科研立项和经费投入,支持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在包括高温合金材料研制、燃烧和冷却技术试验平台、燃机试验电站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对能源结构和燃气发电项目的可持续性规划,保证燃气轮机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
     “另外,燃气轮机制造企业应加快燃气轮机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步伐,尤其是核心部件的技术转让和自主化。电力企业要积极参与燃气轮机项目建设,积极反馈燃气轮机运行问题,与制造企业和科研单位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促进燃机产业发展。”刘兴贵表示。

(来源:互联网)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