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收获季节。今年太原市科技系统"创新成果惠及民生"项目之一的新型玉米收割机投入使用,使得全市玉米收割机械化率从6%骤升至40%。
清徐县种植玉米28万亩,占到全市一半以上,为太原市玉米种植大县。10月13日,清徐县徐沟镇西怀远村,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里,粮味飘香,四辆大型玉米收割机轰鸣过后,剥了皮的玉米果穗被装箱运走,粉碎的秸秆留在地里。田间地头,悠闲的农民在打手机,一幅农村现代化场景跃然眼前。
这种新型玉米收割机有十项专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太原市民营企业自主研发和生产,政府为此提供科技引导资金250万元。同传统收割机相比,它可在玉米地实现不对行收割,更符合太原市种植经营规模小的实际,并且集果穗摘收、装箱和秸秆切碎还田于一体。不仅减轻了农民收割玉米的强度,还解决了大量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
太原市采取政府补贴和企业让利,让农户便宜购买收割机。西怀远村村民陈万荣种植玉米2000亩,他高兴地说:"这台机器市场售价16万元,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只花了6万元。往年收割玉米,需雇用70多人,今年仅用了10多人。机器收割每亩仅50元,一台一天就收割20多亩。不仅省钱,更省时。"据介绍,农忙季节,养机农户日均收入可达1300余元。
目前,太原市在清徐、阳曲、小店、尖草坪、晋源等区县推广使用了50台这样的收割机,预计收割玉米18万亩,全市40%的玉米地都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共节省30多万元的玉米收获支出,惠及玉米种植农户5000余户。(记者 郭焘)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