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农机化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农机市场情况如何,有哪些亮点?2012年全国农机化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农机市场走势如何?11月22日,全国农机化发展形势分析会在京召开。会上,与会代表踊跃发言,为农机化发展建言献策。
今年:成绩斐然亮点突出
今年以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各地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升,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薄弱环节农机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国农机化发展成绩斐然,亮点突出。
保护性耕作、农机深松、土地规模经营、农机社会化服务等利好因素加速了今年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山西全省补贴大中型拖拉机7152台,其中8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3204台。江苏大中型拖拉机继续快速增长,新增9300多台,其中75马力以上的超过了80%,总保有量达到10.6万台。山东新增大中型拖拉机2.44万台,增幅达5.73%,比小型拖拉机增幅高4.1个百分点,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占拖拉机总量的比例接近1/5。河南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29.3万台,增长6.9%。
玉米收获机快速发展成为一大亮点。山东今年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1.27万台,保有量达到6.5万台,玉米机收率达到80.8%,增长9.3个百分点。河南通过对玉米收获机进行累加补贴和机收作业补贴,选取重点区域突破,推动玉米机收快速发展,全省新增玉米收割机6100多台,玉米机收率达50%左右,连续四年实现快速增长。山西通过落实省政府出台的补贴累加政策和作业补贴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玉米机收的积极性,投入6000多台玉米收获机开展跨区作业,共完成玉米机收600多万亩,机收水平从17%提高到26%。内蒙古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2347台,机收水平达到17.3%,比去年提高6.6个百分点。陕西玉米机收水平达到36%以上,比去年增长6个百分点。
插秧机快速增长为机插秧水平提升奠定了扎实基础。江苏新增插秧机1.78万多台,其中乘坐式插秧机3539台,插秧机保有量近8万台。全省狠抓机插秧组织化程度,鼓励合作社成立育秧和供秧实体,推动育秧、供秧和机插秧一条龙服务,规模化育秧面积达到5万亩,机插秧面积超过1685万亩,机插秧率达到50%,在水稻种植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上海积极开展水稻机插秧基质育苗的示范推广,针对上海水稻品种特点,开展水稻窄行插秧机的实验和示范,取得显著成效。湖北今年补贴水稻插秧机7625台,水稻机插秧面积达到668万亩,比去年增加117万亩,机插秧水平达到21.9%,薄弱环节进一步突破。
各地还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农机化。山西对设施农业大棚骨架进行补贴试点,全省补贴温室大棚3000栋,发展设施农业机械1.3万台套。马铃薯机械化是内蒙古农机化工作的重点,今年全区马铃薯种植、机收水平都突破60%,同比增长都超过10个百分点。江苏大力组织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夏秋两季共还田2000多万亩,还田率达到30%以上。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插秧集成技术体系的应用面积继续大幅增加,效果十分明显。山东经济作物机械化加快发展,花生机械化收获面积586万亩,机收率达到49%。湖北油菜机收382万亩,比去年增加124万亩,继续在全国领跑。陕西建立以玉米秸秆饲草加工、小麦秸秆捡拾打捆和田间作业利用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合作社52个,完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面积2100万亩,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57%。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