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一:
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尤其是2004年以来,国农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自2001年~2010年连续10年以两位数的增幅快速增长。呈现出加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其增幅除2007年低于20%外,其他年份均达到20%以上。基于其多年运行规律,业内人士预计,2011年我国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实现了持续多年的高位运行。
全国农机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358.93亿元,今年110月。同比增长34.12%完成销售产值2309.125亿元,同比增长34.73%其中,110月份,大拖累计销售34.6万台,同比增长27.28%82家收获机械生产企业生产收获机械76.5万台,同比增长39.98%低速载货汽车总销量达143.3万台,同比增长8.97%
亮点二:
农机农艺融合 农机化进入新起点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下,今年以来。各地农机装备水平显着提升,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薄弱环节农机化水平显着提升,全国农机化发展成绩斐然,亮点突出。
农机农艺不断融合。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高性能农业机械广泛推广应用,具体表现在农机化新技术快速普及。引领农艺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从而推动农机农艺进一步融合。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深松整地、育插秧、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玉米收获、高产栽培、高效植保、畜牧水产养殖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范围显着扩大。
亮点三:
多元化农机流通格局形成
全国农机流通企业稳定在8000个左右,据统计。农机经销点保持在8万个左右,基本形成了农机流通企业、农机大市场和农机生产企业的营销部门组成的多元化的农机流通格局。全国性、区域性农机流通“龙头”企业出现,带动流通业态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亿元以上的农机流通企业超过100家,超过10亿元的有8家,这些骨干力量共同支撑了农机流通行业
农机流通企业开始注重培植自己的品牌,与此同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机流通“品牌”不断涌现和成长。如“吉峰”苏欣”青园”江苏利华”徐州三农”包头吉利”金桥”汇丰”等,代表并引导农机流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合作,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农机产业园”农机物流园”农机超市”连锁店”品牌店”专营店”形象店”等开始兴起,为农机流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亮点四:
农机出口稳健上行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复苏向好,2011年。国农机出口继续以两位数的增幅快速增长。今年19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6774.4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出口13922.7亿美元,增长22.7%进口12851.7亿美元,增长26.7%9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248.3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出口1696.7亿美元,增长17.1%进口1551.6亿美元,增长20.9%
前8个月累计出口轮式拖拉机3.3万台,另据海关统计。实现出口金额1.9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9.9%和47.1%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国农机产品性价比优势更加凸显。
亮点五:
兼并重组火热进行
2011年国内外企业的兼并重组一直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今年较受业界关注的农机兼并重组案例当属爱科—大丰公司和道依茨法尔智能农业装备项目的奠基。工信部在今年8月份公布的农机工业发展政策强调将对企业兼并、收购、重组予以政策支持。实际上。
中国农机具行业五十强,山东大丰集团是全国联合收割机生产骨干企业。今年4月27日,大丰集团同世界500强企业、全球第三大农机巨头美国爱科集团举行了合资合作签约仪式,就爱科集团收购大丰机械80%股份达成协议,双方决定成立新的合资公司。道依茨法尔智能农业装备项目奠基仪式的举行,则意味着山东常林集团和赛迈道依茨—法尔公司的合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也意味着在山东省临沭县将诞生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化的大型农业装备生产基地。
除了国际大公司的进入,今年的农机兼并重组市场上。国内也刮起了整合狂潮。迪尔、纽荷兰、东华链条、常发、马恒达、五征等企业先后出手,购并其他企业。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