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常用塑胶模具钢和热作钢
市场上常见的模具淬硬钢多用于制造塑胶模和锻造、压铸型腔模,主要供应商有瑞典一胜百(ASSAB)、香港龙记(LUNG KEE)、德国撒斯特(SAARSTAHIL)、日本大同(DAIDO)等公司。表1列出了部分塑胶模具钢和热作钢的品名与性能。传统的模具钢加工方法是先铣削后淬硬再磨抛,而用高速切削加工则可粗铣后淬硬再精铣,甚至可实现粗精铣同机一次完成。
2.2 高速切削淬硬钢常用立铣刀
本文主要讨论用于高速切削的整体硬质合金PVD涂层立铣刀(可切削硬化钢的其它刀具如CBN和陶瓷刀具等不是本文研究重点)。
(1)刀具涂层:能用于高速切削淬硬钢的刀具涂层主要有(Ti,Al)N或(Ti,C)N,刀具基体为超细颗粒硬质合金。
(2)铣刀主要形式:用于高速切削淬硬钢的整体立铣刀主要形式有常规2刃和多刃球头刀、长颈球头刀、2刃锥面球头刀、2刃带圆弧头平底刀、长颈带圆弧头平底刀、2刃直角平底刀和多刃直角平底刀等。
在我国市场上淬硬钢常用立铣刀的主要供应商有:日本神钢(KOBELCO)、日本三菱(MITSUBUSHI),日本UNIMAX、日本日立(HITACHI)、日本住友(SUMITOMO ELECTRIC)、德国SGS、美国肯那飞硕(KENNAMITAL)以及韩国和以色列的涂层刀具厂商,国内企业也推出了正在开发试用的产品。
本文以三菱公司几款(Ti,Al)N超硬涂层整体硬质合金精加工立铣刀为例,介绍高速立铣刀的切削性能和工艺参数。对这些刀具均推荐采用干切削(空气冷却)和顺铣工艺。
①直径0.2~6mm 2刃直角平底立铣刀:常用于切沟槽。工件硬度小于HRC45时,轴向切深不大于0.1D(刀径D小于2mm)~0.2D(D大于2mm);工件硬度大于HRC45时,对应于刀径D小于0.5mm、小于2mm和2mm以上,轴向切深分别不大于0.02D、0.05D和0.1D。
②直径1~6mm 4刃直角平底立铣刀:常用于侧面精加工。工件硬度小于HRC45时,轴向切深不大于1.5D,径向切深不大于0.1D(刀径D小于3mm)~0.2D(刀径D大于4mm);工件硬度大于HRC45时,轴向切深不大于刀径D,径向切深不大于0.05D。
③R0.1~3mm 2刃球头立铣刀:常用于曲面精加工。轴向切深不大于0.1R,径向切深0.2~0.4R。
高速加工时,上述刀具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随工件硬度和刀径不同而变化:随着工件硬度增大,刀具的转速尤其是进给速度降低;随着刀径增大,刀具的转速降低但线速度相对较高,进给速度也相应增大。
目前不同厂商生产的(Ti,Al)N涂层硬质合金立铣刀其切削性能有较大差异,市场价格也有很大不同(与其它涂层刀具相比,其价格都比较贵)。直径2mm以下的小直径立铣刀售价为100~400元/支,直径4~φ8mm立铣刀售价约为200~700元/支。通常随着刀具直径的增大,铣刀价格也升高(铣刀最大直径可达20mm)。
刀径较大的(Ti,Al)N涂层硬质合金立铣刀高速加工淬硬材料时其强度基本可满足要求,但用小直径刀具高速加工窄槽时铣刀则易断易损。由于(Ti,Al)N涂层硬质合金立铣刀磨损后一般不能进行重磨,因此刀具成本较高;在用于某些模具加工时,刀具成本甚至占到模具总制造成本的12%左右。
用高速铣削法加工模具可能带来的优点有:节省加工时间,减少加工工序,提高生产率,降低加工成本,改善加工质量。
据分析,用传统方法加工型腔模具的成本分布大致为:粗加工占12%,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各占25%,后续手工修磨占16%,调试占22%。而采用高速铣削法,可大大提高精加工效率,取消或者减少后续手工修磨工序;如果采用粗精加工同机“一次过”工艺,甚至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时间也可大大缩短(比电火花加工快得多)。
迅速发展的高速切削加工机床和刀具技术使淬硬模具的“粗、精加工同机一次过”工艺的应用成为可能,切削加工可作为淬硬模具和结构零件的最终加工,实现“以切代磨抛”或“以切代放电”。因此应用高速铣削加工模具可能带来节省加工时间、减少加工工序、提高生产率、降低加工成本、改善加工质量等诸多好处。
目前可用于高速加工淬硬模具钢的立铣刀主要是超细颗粒硬质合金(Ti,Al)N涂层立铣刀。由于这类刀具价格比较高,而且因其不可重磨、性脆和使用中对受热均匀的要求较高等,其加工工艺与经济适应性尚需深入探讨研究,以充分发挥高速铣削的优势。同时,各企业也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高速加工技术应用策略。
文章来源:五金机械网(www.5j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