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煤层的上覆、F伏岩层称为煤层的顶底板。煤层顶底板的岩石性质、强度及含水性对采煤工作有直接影响。它是确定巷道支护方式,选择采空区处理方法的重要依据。
1.顶板
位于煤层的上覆岩层,称为煤层的顶板。根据岩性、厚度及采煤过程中垮落的难易程度,顶板分为3种类型。
(1)伪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多为几厘米至十几厘米厚的炭质泥岩或泥岩,富含植物化石。在采煤过程中,常常随采随落,不易维护。
(2)直接顶:是覆盖在伪顶之上的岩层,常为数米厚的粉砂岩、页岩、泥岩等。直接顶比伪顶稳定,在采煤过程中,经常在采过一段时间后自行垮落,少数砂岩层需要进行煤矸石粉碎机人工放顶。
(3)基本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的岩层,也称为老顶,一般为厚层的粗砂岩、砾岩或石灰岩。磨粉机厂家采空后,基本顶在较长时间内不易垮落,仅发生缓慢变形。
2.底板
位于煤层之下的岩层,称为煤层的底板。它分为直接底和基本底两种类型。
(1)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厚数十厘米,多为富含植物根化石的泥岩和泥质页岩。这种岩石遇水后膨胀,容易发生底鼓现象,致使运输线路或巷道支架遭到破坏。
(2)基本底:位于直接底之下,常为厚层状砂砾岩或石灰岩。
煤层顶底板的发育程度受当时沉积作用和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因此不同地区的煤层顶底板性质及发育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