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云南省原科委(现为科技厅)高级工程师董银谈发明的余热制氢发动机专利技术(又称乙醇随车制氢专利技术)受到汽车业界、能源界和国家相关部门的特别关注。
最近,长期推广余热制氢发动机技术的项兆斌向云南省政府推荐此项专利技术,建议云南省对推广此项专利技术给予政策支持。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对项兆斌的建议作出重要批示。随即,云南省科技厅和云南省经委积极组织云南省交通厅科研所、昆明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和昆明市新巴公共汽车公司,联合制定在化油器和电喷车上实施余热制氢发动机技术的方案,立足自主创新。因此,余热制氢发动机技术推广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当前,联合国有关部门非常关注中国云南首创的余热制氢发动机技术,正在与余热制氢发动机技术发明人董银谈和长期致力于推广余热制氢发动机技术的项兆斌联系,拟邀请他们两人到联合国有关国际会议上介绍余热制氢发动机技术。
2007年5月17日,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司能源与交通处在北京组织了余热制氢发动机技术座谈会。中国石油化学工程公司、中国石油化学规划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单位有关专家以及董银谈和项兆斌参加了这次座谈会。经过论证,专家们认为,在技术和工程上,用余热制氢发动机技术对含水乙醇进行裂解制氢是可行的。
2008年1月9日,有关媒体报道:“近日,东风公司‘含水乙醇重整富氢燃料发动机’装车试验成功,首辆东风自主品牌乙醇汽车投入道路试验。”“东风公司‘含水乙醇重整的富氢燃料汽车’使用65%的乙醇产生可燃富氢气体。东风公司将为此投资2亿元建设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专门生产厂(包括乙醇发动机设计试验中心、汽车装配线及检测线等),预计今年年底向局部市场小批量投放。”
沉寂20多年的余热制氢发动机技术为什么能够获得新生、得到社会公认?
一是余热制氢发动机技术领先世界,利国利民,是时代之所需。
董银谈早在1985年就申请了“余热制氢发动机”发明专利(专利号85109487.2),又在1996年申请了“裂解制氢工艺及其专用设备氢发生器”发明专利(专利号ZL96100965.9)。董银谈这两项发明专利的技术路线是:利用发动机的余热,将沸点为40℃~200℃的醇类、汽油、铵等制氢原料进行催化裂解转化为富氢气体进入发动机燃烧做功。1994年,此项专利技术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国家科委颁发的国家科技推广证书;1998年获国家交通部、国家计委及国家经贸委颁发的全国重点推广在用车船节能产品证书。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