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研究 > 改革红利碰上基建加速工程机械或逆袭

改革红利碰上基建加速工程机械或逆袭

时间:2013/8/5 9:11: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81 字号:
[摘要]   国家统计局8月1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微升了0.2个百分点,尽管这一数据的准确性受到一定质疑,但近期多项政策的出台似乎正使制造业企业的信心逐步得
  国家统计局8月1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微升了0.2个百分点,尽管这一数据的准确性受到一定质疑,但近期多项政策的出台似乎正使制造业企业的信心逐步得到恢复。而对工程机械企业来说,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下半年井喷的铁路规划将成为近来三个最值得关注的利好消息。
  营改增:促工程机械企业主辅分离
  8月1日起,被称为我国税制改革“重头戏”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正式推向全国,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试点范围,将由现行12省市扩至全国,这标志着营改增改革逐渐走向深入,实现了地区、行业“双扩围”,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

  营改增的主要作用为避免重复征税,减少企业负担,这一改革将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以2012年率先在交通运输业及6大现代服务业中开展营改增的上海市为例,截至2013年2月底,上海共有16.4万户企业纳入了营改增试点范围,从试点至今,上海区域内合计减税约200亿元。营改增拉动上海市2012年GDP增长0.6个百分点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了2个百分点,为上海市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明显效果。
  虽然目前看来,营改增的主要受益对象为第三产业,但其对促进科学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也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为了减少运营成本,不少工程机械企业在做好主业的同时,不得不捆绑经营物流、信息等辅业,而这增加了企业的运营压力。对工程机械行业来说,营改增将带来巨大的“溢出效应”,改革后,工程机械企业原有辅业可以单独成立物流、信息化等公司,不仅可以继续为主业服务,甚至在辅业自负盈亏后,将可能产生更大的活力。“营改增”通过促进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促进工程机械企业主辅分离,变现有工程机械企业“橄榄型”的企业结构为“哑铃型”,通过打通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工程机械企业专业化分工,做大做强研发和营销,使产业层次从低端走向中高端。
  对于工程机械企业来说,营改增除了带来企业结构调整等直接影响外,其释放出的新一轮全面改革的信号似乎更值得注意。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撰写)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