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大电流接线端子的分类有:欧式接线端子系列、 插拔式接线端子系列、栅栏式接线端子系列、弹簧式接线端子系列、轨道式接线端子系列、穿墙式接线端子系列,光电耦合型接线端子系列。。等等
大电流接线端子产品功能越来越强大和全面,对连接器提出了更高、更多样化的需求,如电子设备的传输速率越来越高,为满足大流量数据的传输与交换,就对连接器提出了高速传输和数字传输的要求。但是又为节省设备空间,缩小设备体积,需要将越来越多的信号如微波信号、光信号、高压信号、功率信号等集成到同一个连接器中,并且要求各信号间能独立传输、互不干扰,这决定了连接器信号传输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市场对于连接器集中和小型化趋势的需要,促使接线端子技术创新。半导体芯片技术正成为各级互连中连接器发展的技术驱动力,例如,伴随0.5mm间距芯片封装迅速向0.25mm间距发展,使I级互连(IC器件内部)和Ⅱ级互连(器件与板的互联)的器件引脚数由数百线达数千线。在圆筒形开槽插孔、弹性绞线插针以及双曲面线簧插孔连接器中普遍采用压配合接触件技术,大大提高了连接器的可靠性,保证了信号传递的高保真性。
作为大电流接线端子制造商南京三门湾不断的开发钻研新技术,以求增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的应用需求,面对接线端子市场的激烈竞争,南京三门湾电子品牌旗下生产的接线端子笃定的坚信只有科学的管理,严格的质量把关,不断的精益求精才能获得客户的认同。
大电流接线端子技术使连接器构成了新的连接器产品,即推入式连接器,它主要用于系统级互连,其最大优点是不需要电缆,安装拆卸简单,便于现场更换,而且插合速度快、分离平滑稳定,可获得良好的高频特性,适用于宇宙飞船。连接器的组装技术正在由插入式安装技术向表面贴装技术发展,而未来的趋势则是向微组装技术发展,采用微机电系统将是提高连接器技术及性价比的动力。
而所谓接线端子系统任务是对导线进行机械和电气的可靠连接。接线端子采用压线框能有效地实现此功能。该压线框是用淬火硬化并经镀锌钝化的钢制成,能承受巨大力矩的钢制螺钉能牢固地压紧导线。铜质的导电片镀上柔韧的锡- 铅合金,能确保与导线保持气密、低阻、永久性联接。
在大电流接线端子中,接触力是基本要素之一。没有足够的接触压力,采用再好的导电材料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假如接触力过低,导线与导电片之间将产生位移,从而产生氧化污染,使接触电阻增大而导致过热。以DRTB 2.5 压线框组件为例,只需对螺钉施加0.8 Nm 的扭矩,便可产生高达750 N 的实际接触力,且该力的大小与导线截面毫无关系。因此,采用接线端子台压线框就拥有不受任何环境影响,大接触面积、大接触力的永久性联接。
大的接触力只有持久地作用在导线上才有意义。接线端子采用压线框在这方面也具有最大的可靠性。为此南京三门湾设计出在拧紧螺钉的过程中压线框上面带螺纹的舌片向上弹起,由此产生一个对螺钉的反作用力。由于温度造成的导线直径的改变由压线框本身的弹性作用来抵消,因此无须再次拧紧螺钉。对压上导线的压线框在130oC 的环境下作168 小时的老化试验,然后又以20 倍的重力加速度作168 小时的震动试验。在完成了这些比VDE 0611 还要严格的试验后,导线从压线框中的拔出力仍比VDE 0611的规定值高出六倍之多,而电压降仍然保持不变。这毫不含糊地显示了大电流接线端子采用压线框的免维护性。
(来源:机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