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中日韩造船业迎来复苏

中日韩造船业迎来复苏

时间:2013/6/4 9:31: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61 字号:
[摘要]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占全球市场9成以上份额的中日韩造船业的船舶接单量正在迅速复苏。一季度的接单量是2012年同期的2.4倍。部分海运公司感觉船价已经触底,于是开始发出订单,因供应过剩而持续了2年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占全球市场9成以上份额的中日韩造船业的船舶接单量正在迅速复苏。一季度的接单量是2012年同期的2.4倍。部分海运公司感觉船价已经触底,于是开始发出订单,因供应过剩而持续了2年多的订单下滑趋势终于得到扭转。但对于造船公司来说,目前要优先确保开工生产,属于赔本接单,收益复苏的春天仍未到来。

  新船价格已经触底——向韩国造船巨头现代重工业订购5艘全球最大级别集装箱船的中国海运巨头中国海运这样表示。合同金额6亿8300万美元,相关人士称,与两年前全球最大海运公司丹麦AP穆勒-马士基集团向韩国大宇造船海洋订购的同样型号的超大型船相比,每艘均价“大致可便宜2~3成”。

  开始行动的并不仅仅是中国海运公司。有业内人士指出,向海运公司出租船舶的部分欧洲船主也接连发出订单。据英国调查公司克拉克森透露,一季度全世界造船公司接到的订单合计为2058万载重吨,是2012年同期的2.3倍。其中日本是5.3倍、中国是2.8倍,韩国也增长55%,均大幅度提高。

  受益于日元贬值,日本船企的接单量在进入4月以后仍稳步增长。根据日本船舶输出组织的统计,4月日本出口船舶的合同业绩为35艘,超过2012年同期的3.5倍。一位日本造船业人士指出,“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

  此前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增长,海运需求不断扩大,在造船业一派繁荣的2005~2007年,韩国和中国企业纷纷进入这一领域或增强设备。但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船舶需求锐减。2012年全球接单量缩减至2007年高峰时的1/5,即便是大型船企,也面临着2014年以后无船可造的“2014年问题”。面对严峻的形势,不得不将效益放到一边,优先确保能开工生产。

  只有大型船企才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在船价低迷的情况下赔本接单。中国80家主要船企一季度的税前利润下降7成,经营环境日趋严峻。即使在大型船企当中,提出“今后在接单时要重视效益”的意见也在增加,因此今后的接单量估计仍难以增长。

  今后行情复苏的关键在于如何消除供应过剩。中国的建造量全球最大,约有3000家造船公司,当务之急就是对船企进行淘汰重组。但地方政府担心影响就业而对亏损船企提供支持,这很可能会成为导致供应过剩的主要因素。

(来源:互联网)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