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舟山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下文简称《规划》)近日发布,我国首个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发展蓝图浮出水面。根据这份《规划》,到2015年,舟山市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收入将超100亿元;到2017年,该市要基本形成以船舶电子、海洋探测、海洋电子元器件、海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特色的海洋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培育产值超亿元企业20家;到2020年,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大关,基本实现将舟山打造成为国内外独具特色的海洋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和生产基地的目标。
《规划》首次创新性地提出了海洋电子信息产业的概念,建立了海洋电子信息产业的总体框架,拓展了我国海洋综合开发的内涵。从狭义上讲,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是指用于开发和监测海洋、海岛、港口等资源的电子产品产业,以及用于提升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电子产品产业。从广义上讲,海洋电子信息产业还包括充分利用海洋、海岛、港口等资源发展的电子产业。结合舟山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该产业具体可分为船舶电子、海洋软件和信息服务、临港电子产品出口加工、节能与新能源电子、前沿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等五大板块。
《规划》同时明确,舟山市要依托自身优势,重点发展以船舶电子、海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主的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并依托海岛的区位优势,兼顾发展电子产品出口加工、节能与新能源电子产业。该市将形成以舟山经济开发区新港园区、滨港园区为核心,以舟山科创园区、定海工业园区、朱家尖临港工业园区等为支撑的“双核三星”发展格局,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和招商模式、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优化产业发展的环境等一系列措施,推进当地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据业内人士介绍,就目前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情况来看,船舶电子系统价值占全船设备总成本的15%以上、占总船价的8%以上,其中的85%需从国外进口,国内船舶电子产品技术含量、产品质量亟待提升。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