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已成为全球航运业发展的方向,天然气作为船舶动力燃料可以达到国际海事组织“船舶污染防治公约”2020年第三阶段排放标准要求,因此日益受到国内外航运企业的关注。LNG动力船成为当前热点,各路诸候纷纷涉足。
然而,受制于行业、技术标准缺失以及加气设施的不完善,LNG动力船舶一直未得到大规模商业化发展。近日,记者在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采访时获悉,这一困局有望在今年下半年LNG动力船舶相关行业标准及技术标准出台后得以破解,这将加速船舶“油改气”的进程,推动LNG燃料动力船舶在国内江河湖海的大规模应用。
油改气标准正逐步完善
LNG动力船在低碳环保上占据先天优势,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所长罗肖锋向记者出示了一份研究数据:在相同的功率输出下,设计先进的天然气发动机,其二氧化碳排放比柴油机减少约20%,氮氧化物排放约减少80%,硫氧化物、颗粒排放几乎减少100%。绿色浪潮席卷全球,LNG备受推崇。
LNG替代柴油作为船舶动力燃料,具有较好的经济性。随着世界能源日益紧张,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赶超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LNG正发展成为未来的航运动力。随着天然气储量的增加,LNG动力船在经济上的优势将愈加明显。
前景虽然诱人,然而想要实现“油改气”,却需要克服许多技术上的难题。首先,LNG动力船需要增加储气、供应、安全控制等系统,较为复杂;其次,LNG燃料加注配套基础设施目前严重不足,燃料补给存在不便。不仅如此,建造LNG动力船,实施“油改气”的成本较高。
为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协助政府推进LNG燃料在水上的应用,中国船级社从2003年开始进行了气体燃料动力船技术标准的研究工作。“应该说,我们的起步还是很早的。”罗肖锋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我国LNG动力船规范的研究制定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03-2008年是气体燃料动力船技术标准的预研和起步阶段,其标志是2008年颁布的《气体燃料动力船检验指南》(含LPG,CNG);2008-2011年是气体燃料动力船技术标准的发展阶段,其标志是2011年颁布的《气体燃料动力船检验指南》(含LPG、CNG、LNG及LNG/柴油双燃料);2011年至今是LNG燃料船用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阶段,中国船级社在LNG燃料动力船、加注趸船、小型运输船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基本涵盖LNG船用技术及标准的各个方面。
截止目前,《气体燃料动力船检验指南》(2011)(含LPG、CNG、LNG及LNG/柴油双燃料)、《LNG加气趸船审图原则》、《船用液化天然气储罐审图原则》等已先后完成。《天然气燃料动力船规范》、《液化天然气燃料水上加注设施入级与建造规范》等也均完成草稿,将于今年6月召开评审会。
此外,为了规范改造,保障安全,中国船级社正在制定《内河营运船舶LNG-柴油双燃料动力改造适改条件评估指南》。
????加注设施规范正加紧编制
据挪威船级社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球有22艘LNG动力船舶已在商业化运营。到2015年,全球以LNG为燃料的新船订单将达到500艘,到2020年将升至数千艘。尽快建立并完善LNG燃料船用标准体系,对于我国LNG动力船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这一标准体系的建立目前面临诸多困难,瓶颈之一便是LNG加注站的建造,国内尚无规范,也存在技术难题。
加注站的形式包括加注趸船、加注船和岸基加注站等。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国外尚无LNG加注趸船,我国LNG加注趸船在建的有3艘;而我国尚无LNG加注船,国外有1艘名为Seagas的加注站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芬兰的图尔库运营;LNG岸基加注站国外大概有2至3个。
目前我国试验船所用LNG或者通过岸上临时加气设施(LNG运输槽车)通过软管直接加注,或者直接采用更换LNG储罐方式的方式供给。LNG输送管道均为低温管道,不易延展和伸缩。若在长江沿岸建设岸基LNG加注站,由于夏季丰水期和冬季枯水期水位落差大,向船舶加注LNG非常困难,且沿海建站还受涨潮落潮的影响。因此,在水上建设LNG加注趸船,采用船对船加注LNG的模式也面临一些待攻克的技术问题。
罗肖锋告诉记者,对LNG水上加注设施,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目前正在编制《液化天然气燃料水上加注设施入级与建造规范》,对加注设施进行了等级划分。至于具体如何布点,应根据水域情况,选取合适等级的加注设施,并满足主管机关和政府的有关规定。
据湖北省发改委发布的《湖北省液化天然气利用中长期规划(2011-2020)》,至2015年末,湖北省境内将建成12座天然气水上加注站。目前,相关企业已启动武汉、宜昌2个水上天然气加注站的建设。
至于在全国范围内,根据中国石油昆仑能源LNG储备库/加气站规划,“十二五”期间,长江水系将有24个加气站,分布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地;京杭运河有16个,分布在天津、徐州、扬州、杭州等地;珠江水系有15个,分布在广州、珠海、南宁等地。随着水上加注站在全国成线成片布局,LNG动力船有望在我国内河畅行无阻。
????航企气企将受益
有消息称,LNG动力船舶相关行业标准及技术标准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出台。分析人士指出,这将打破LNG动力船舶行业标准缺失的困局,推动船舶“油改气”市场及配套加气设施的快速发展,同时促进LNG销售、储运等细分市场的增长,利好相关上市公司。
据介绍,一艘常年航行于武汉至上海的3000t级货船,以单次往返航程2000km,每年往返次数12个航次计算,改用LNG-柴油双燃料后每年可节省燃料费用44.5万元。这将大大降低航运企业的运输成本,如油改气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出台,航运企业必定能开源节流。
另外,油气企业也将受益。根据有关资料对全国水运行业燃料消费情况及发展潜力的分析,目前我国内河运输主要集中在长江、珠江、京杭大运河三大水系,其货船数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在全国居前三位,也是我国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的重点,航道行驶船型较大,适合油改气。如果内河三大水系及东部近海等水域船舶燃油全部改为双燃料驱动,则天然气需求潜力最大为181×108m3,其中3大内河需求潜力约为52×108m3。巨大的天然气需求量将推动相关油气公司尤其是燃气公司业务量的增长。
不过,由于LNG船用市场发展尚处早期且前期投资较大,目前我国进入该领域的公司多为石油巨头及实力较强的大型燃气公司。如2012年12月,中石油昆仑能源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合资组建了昆仑能源长航(武汉)天然气有限公司,共同实施“气化长江”工程,开展LNG动力船舶的示范应用工作。另据介绍,五大燃气公司(新奥燃气、港华燃气、华润燃气、中国燃气、中油燃气)均已在LNG船用市场取得一定成果。业内人士认为,LNG动力船市场的开启将进一步推动这些公司LNG销售、储运、加气等市场的发展。
“随着LNG动力船相关技术的突破和相应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LNG必将成为未来航运的主要动力。”罗肖锋对于LNG动力船的前景毫不怀疑,但他同时表示,LNG动力船舶作为新生事物,在国内应用和推广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不少专家也持相似观点,他们认为,LNG动力船的发展面临改造技术标准缺失、基础配套实施不健全等因素制约,要形成稳定增长的市场,惠及广大航运企业、油气企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来源: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