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研究 > 光伏企业濒临破产:不能在国外市场一棵树上吊死

光伏企业濒临破产:不能在国外市场一棵树上吊死

时间:2013/5/27 10:12: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90 字号:
[摘要]   过剩:中国产能超过全球装机容量,光伏企业苦苦挣扎   即便是对产业未来前景最乐观的人士也不得不承认,目前中国的光伏产能的确是过剩了。   来自彭博社的新能源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晶硅组件

  过剩:中国产能超过全球装机容量,光伏企业苦苦挣扎

  即便是对产业未来前景最乐观的人士也不得不承认,目前中国的光伏产能的确是过剩了。

  来自彭博社的新能源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晶硅组件产能共60.3GW(1GW=1百万千瓦),其中来自中国的产能就高达40GW。也就是说,全球2/3的光伏产能在中国。而当年,全球光伏的装机容量也就是30.5GW。

  过剩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光伏企业一片哀鸿。今年3月末,曾经的行业老大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宣布申请破产重组。和尚德同病相怜的是江西赛维,在巨额的债务重压下,也走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而其他一些苦苦挣扎的光伏企业,日子也好不到哪去。

  屋漏偏逢连夜雨,5月初,就在全球最大的光伏博览会——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在上海举办期间,欧盟对华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双反”再起波澜,欧盟或将对中国光伏产品再次征收高额临时关税。此举若最终实施,会让饱受过剩之苦的中国光伏企业雪上加霜。

  出路:不能在国外市场这一棵树上吊死

  一种比较乐观的观点认为,目前中国光伏业的产能过剩其实是暂时的,只要光伏产业调整思路,光伏业仍然是未来的朝阳产业。

  在不久前国家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就认为,到2050年,全球光伏装机将达到3000GW,按照30年发展期,每年平均装机规模应该有100GW,因此今天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其实是暂时的,到5年以后甚至远远不够。

  信心归信心,更多的业内人士还是更关注当下光伏企业的困境如何摆脱。大家普遍认为,靠国外市场养大的中国光伏业要想走出困境,就必须改变在国外市场这一棵树上吊死的局面,大力拓展国内市场,实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并重,学会两条腿走路。而且就目前来看,国内市场这条腿可能还更为关键。什么时候国内的光伏市场能够像几年前的风电一样,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那时候光伏产业的春天就来了。

  值得欣慰的是,按照国家能源局的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初步确定的目标,到2015年,中国太阳能发电将达到15GW。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并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广泛应用。这一发展速度虽然远没有当年风电速度那么诱人,但对久旱的光伏产业,也算是久盼的甘霖。

  但是,如何让甘霖真正滋润焦渴的大地而不是望梅止渴?这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认为,中国光伏市场启动目前最大的困扰主要是体制问题而非技术问题。如何在体制上让鼓励政策真正到位,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是当务之急。虽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目前的政策太宏观、缺乏细则,地方执行时无据可依、没有前例可参考,使政策难以落实。

  说到具体政策,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曾指出,当初风电建设之所以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最关键点就是我们抓住了电价这个牛鼻子。当时一个竞价政策一下子撬动了整个风电市场,所以今天的光伏市场启动,如何通过技术进步和电价政策,让上网电价真正降低到有竞争力,这是国内光伏市场启动的关键。

  业内不少专家认为,国家已出台的一系列针对光伏产业的利好政策其实已经走出了可喜的一步。比如,2011年7月,国家发改委制定的1元上网电价的价格鼓励政策,促进了西部大型地面电站的集中建设。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以及甘肃等光照条件和地理条件允许的西部省份,掀起了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的热潮。虽然热度还达不到当年风电的程度,但势头也是不错的。

(来源:人民日报)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