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研究 > 自主品牌难享中国车市盛宴

自主品牌难享中国车市盛宴

时间:2013/5/27 9:02: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98 字号:
[摘要]   如果说在中国汽车合资的最初阶段,跨国车企不过是把中国作为一个外销市场的备选方案来对待。那过去10年的经历已经表明,中国已几乎成为所有跨国车企全球布局中最举足轻重的一枚棋子。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车市深

  如果说在中国汽车合资的最初阶段,跨国车企不过是把中国作为一个外销市场的备选方案来对待。那过去10年的经历已经表明,中国已几乎成为所有跨国车企全球布局中最举足轻重的一枚棋子。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车市深度低迷难以解困的情况下,中国车市反衬出的重要性就格外强烈。

  中国不仅已经成为大众、现代、奥迪、宝马最大的单一市场,或许也正在成为它们最重要的利润来源。数据显示,2012年,来自中国的利润分别占据了大众和宝马全球份额的1/2和1/3。

  再次突出中国车市的权重,是要表明跨国车企30年的态度转变:这个市场早已容不得忽视或是备选,无论是为了规模还是利润,跨国车企必将全力以赴。

  最新的例子来自于大众。南北大众日前纷纷宣布产能扩张,一边是长春的一汽-大众发动机生产基地奠基;另一处是位于长沙的上海大众第八工厂落户签约。按照之前的预期,到2015年,大众在华将继续投资98亿欧元,到2018年产能达到400万辆。

  事实上,大众还并不是活力最猛一位。上海车展上,通用汽车宣布,将在2016年之前投资110亿美元,兴建4座整车工厂,综合产能达到年产500万辆;福特规划,2015年在华产能达到150万辆;现代汽车开始筹建北京现代的第四工厂,在华总产能逼近200万辆……

  在高歌猛进大肆扩建的同时,合资品牌产品势必将进一步向三四线和中西城市下压,进一步拉低市场竞争门槛,进而加剧自主品牌的生存压力。

  某种程度上,中国的合资汽车企业已成为最难以割舍,但同时也是最让本土汽车人纠结的产物。一方面,与跨国车企的合资合作推动了本土汽车生产的变革,中方学到了管理经验,培育了专业人才;但另一方面,合资企业也在无情地吞噬中国市场的份额和利润。按照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发布的《2013年产业蓝皮书》显示,2011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利润,95%以上被合资企业赚走。

  这并不奇怪,自主品牌产品除了极个别之外,大多数远未达到盈利规模。在利润率持续降低并侵蚀研发预算的情况下,汽车厂商必须改变产品策略,专注于特定几款甚至一两款车型。

  中国车市规模还在快速扩大,汽车生产商还将迎来新的机遇。但对于缺乏有效盈利手段,同时遭遇跨国品牌疯狂下压的本土制造商来说,未来的竞争将更加艰巨。

 

(来源:互联网)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