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性、经济性及国产化是主要影响因素
5月15日-16日,主题为“核电重启:挑战和机遇”的第九届中国核能国际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核能行业人士就重启后的中国核电市场预期、技术选择、安全监管、核电设备安全标准、核燃料供应与后端处理等进行了讨论。作为焦点话题之一,三代核电技术的选择应用及市场化前景备受关注,而其成熟性、经济性及国产化程度也成为讨论的关键词。
AP1000将成主力堆型
公开信息显示,最新通过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对核电发展的规模、布局及技术路线提出了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总计达到8800万千瓦。随着今年4月宁德核电1号机组投产,目前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16台,总装机容量达到1366万千瓦,在建机组29台,总装机容量3160万千瓦。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介绍,目前已经在运及在建的装机容量约4500万千瓦,按照上述规划,2013年-2015年计划新建核电机组1300万千瓦,平均每年开建3-4台机组;2016年-2020年,计划新建核电机组3000万千瓦,平均每年5-6台机组。“从当前的发展势头来看,到2020年在运在建核电机组很有可能超过8800万千瓦。”
规模和进度都有了,包括2013年在内的未来8年中,如何确定新建机组的技术选择?
2012年10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电建设作出部署的第三条明确指出,提高准入门槛,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电项目。而且强调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
徐玉明表示,国家相关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优先在符合条件的沿海地区进行建设,同时做好内陆地区建设核电的各项准备,包括水资源的分配、放射性流出物的环境影响,以及社会风险评估。此外,新建机组要按照全球最高标准进行建设,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2020年以前建设的AP1000核电机组将占较高比例,可能达到一半以上;其他技术,包括自主三代技术也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记者在一份新建核电站的技术路线选择预测表中看到,在包括三个首批内陆核电项目在内的18个核电项目中,AP1000拟作为备选堆型和确定堆型的比例几乎达到78%。此外,一些项目也会采用国外引进或自主三代技术,如AES-91 和EPR,以及ACPR1000、ACP1000和CAP1400。
成熟性、经济性及国产化是主要影响因素
5月15日-16日,主题为“核电重启:挑战和机遇”的第九届中国核能国际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核能行业人士就重启后的中国核电市场预期、技术选择、安全监管、核电设备安全标准、核燃料供应与后端处理等进行了讨论。作为焦点话题之一,三代核电技术的选择应用及市场化前景备受关注,而其成熟性、经济性及国产化程度也成为讨论的关键词。
AP1000将成主力堆型
公开信息显示,最新通过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对核电发展的规模、布局及技术路线提出了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总计达到8800万千瓦。随着今年4月宁德核电1号机组投产,目前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16台,总装机容量达到1366万千瓦,在建机组29台,总装机容量3160万千瓦。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介绍,目前已经在运及在建的装机容量约4500万千瓦,按照上述规划,2013年-2015年计划新建核电机组1300万千瓦,平均每年开建3-4台机组;2016年-2020年,计划新建核电机组3000万千瓦,平均每年5-6台机组。“从当前的发展势头来看,到2020年在运在建核电机组很有可能超过8800万千瓦。”
规模和进度都有了,包括2013年在内的未来8年中,如何确定新建机组的技术选择?
2012年10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电建设作出部署的第三条明确指出,提高准入门槛,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电项目。而且强调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
徐玉明表示,国家相关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优先在符合条件的沿海地区进行建设,同时做好内陆地区建设核电的各项准备,包括水资源的分配、放射性流出物的环境影响,以及社会风险评估。此外,新建机组要按照全球最高标准进行建设,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2020年以前建设的AP1000核电机组将占较高比例,可能达到一半以上;其他技术,包括自主三代技术也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记者在一份新建核电站的技术路线选择预测表中看到,在包括三个首批内陆核电项目在内的18个核电项目中,AP1000拟作为备选堆型和确定堆型的比例几乎达到78%。此外,一些项目也会采用国外引进或自主三代技术,如AES-91 和EPR,以及ACPR1000、ACP1000和CAP1400。
(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