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论坛一中,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吴绍明、重庆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宝林、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江、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缪雪中、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陈志新等国内主要车企的代表围绕这一主题作了发言。
各位代表的发言内容不一,但是主旨却高度契合,那就是在新增长形势下我国汽车产业已到了打造品牌的关键时期。
所谓的“新增长形势”,用一位发言代表的话来说就是“理性的回归”。
吴绍明认为,发展速度降下来,有利于打造精英品牌。尽管目前车市进入了微增长时期,但好的品牌销量仍然高涨。他讲道:“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就是更加注重品牌。”
陈江也表示,未来汽车市场的更新消费、理性消费会越来越多,因此品牌附加值在汽车市场中所发挥的效益也将越来越明显。
至于如何打造自主品牌,及其能否在大势下逆袭?发言者们也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陈志鑫预言,未来的5~10年,是自主品牌发展的黄金窗口期。他主张自主品牌靠自身努力发展,并以上汽的经验总结了“不完全依赖外方、不排斥外方参与、不违反知识产权、充分利用世界资源”的“三不一用”原则。
张宝林也看好自主品牌,他认为全球汽车业即将进入“中国时代”,中国品牌已经到了“临门一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缪雪中对自主品牌的前景亦充满信心,认为“只要耐得住寂寞,坚定不移地一步一个脚印下去,自主品牌肯定会大有发展。”
抓住机遇打造自主品牌则成为最关键的问题。
陈志鑫总结了“三不一用”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陈志鑫认为,自主品牌应该依靠自身力量积极发展,制造收购兼并机会。以上汽为例,他告诉记者:“我们通过和南京、上海合作,把自主品牌的基地从上海放到南京,深化战略合作。我们和大众、通用在核心技术上都有联合开发项目,比如说在上汽通用的宝骏品牌就是我们创造的合资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要有出路就不能走老路,必须通过创新手段,实现跨越式发展。他表示,“上汽的自主品牌创新工作主要着眼于六方面:品牌、质量、技术、新能源、国际经营、采购。”
就品牌而言,上汽对旗下的荣威和MG两大品牌采取了双品牌运作,通过差异化的品牌定位,使得产品占据不同偏好的细分市场,提高整体占有率,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尤为重要的是,上汽在成立自主品牌之初,就明确质量是自主品牌的生命这一原则。
吴绍明告诉记者,近年来,品牌战略已上升为一汽的最高战略。这一战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统领、着力推动经营模式从“制造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既是企业当前的需求,更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拥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吴绍明在经营品牌方面道出了自己的三点认识:“第一,经营品牌要满足客户,满足市场,要体现客户价值,要获得市场通过竞争的认可;第二,要持之以恒,长期打造是经营品牌的必然过程;第三,经营品牌要求全员、全岗位、全过程、全体系提升工作质量。”
(来源: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