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7日,在雅安灾区,三一挖掘机施工量达到2300亩,三一压路机施工量约3.7万平方米,三一起重机每天连续8小时作业,完成30多栋民房、100多个板房、70多根电线杆的吊装作业,为抗震救灾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三一救援队携带水、棉被、药品等物资深入周边10多个乡村,救助受灾群众1700余人。
前后方微博互动
向文波:救援,三一一定不遗余力
“关于雅安地震,三一四川分公司已经行动,有关人员已经前往灾区,也希望灾区有人与我们联系,三一一定不遗余力。”
雅安地震发生后,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第一时间在微博上表达了对灾区的关切。随后,在向文波的指示下,三一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
在手机打不通,通讯几乎中断的情况下,如何更快速地协调安排救灾工作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为了尽量不占用电话,把通讯机会留给灾区更有需要的人,微信和微博成了三一救灾过程中重要的通讯工具。
据此次救援的总指挥祝文魁介绍,一方面,救援队通过微信将前线最及时、最真实的情况反馈给后方指挥部,以便统一调度和指挥;另一方面,三一也通过微博扩散,将救援最新进展,前线灾情信息向社会公布。
在芦山县,当有群众需要帮助或有地方需要大型机械开挖吊装时,他们很快便能找到三一的救援人员,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向文波在微博上公布了现场救援人员的电话;因道路不通,宝兴县尚未有救援车辆进入,水、粮、棉被等物资紧缺,三一救援总指挥祝文魁通过微博呼吁社会献爱心,他实时更新的救援微博得到网友动辄上万条的转发,微博粉丝几天内增至40000多人。
通过微信、微博,大家与雅安紧密联系在一起,三一的救援行动也更迅速、更准确。三一的救灾行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网友“ZIPPO70th”评论说:“我认为三一这次的救援安排是非常完善的。第一、二批及时派出设备和操作人员,抢占黄金时间,后续跟上保障物资,这样安排是非常合理的。行动证明三一在参与众多灾害救援行动后,确实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