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正经历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在国外市场持续低迷及贸易摩擦不断的情况下,快速并大力发展国内光伏市场是保证中国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并将成为破解当前光伏应用困局的有效途径。
原则性政策频出使方向明确
一系列政策的扶持,极大增强了国内光伏企业发展分布式的信心,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迎来了前所未有重大机遇。
为启动国内光伏市场,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尤其是金太阳示范工程、光伏建筑一体化、分布式光伏发电等光伏应用扶持政策的持续出台和实施,以及电网环境的不断改善,国内光伏市场即将迎来由外需为主向内外需并重的格局转变。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将2015年太阳能发电发展目标从10GW大幅提高到21GW;并在《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文件中,启动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光伏项目,即在每个省建设500MW的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同时,国家能源局、科技部、财政部等在2012年再次启动了共约4.54GW装机容量的金太阳示范工程。这些政策极大增强了国内光伏企业发展分布式的信心,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操作性规章缺失致落地困难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但在管理体制、技术标准、商业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也使得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规模化应用存在诸多困难。
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但发展初期在管理体制、技术标准、商业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也使得其规模化应用存在诸多困难。
去年年底,北京出现首个个人申请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遭遇政策障碍的实例。原因是目前出台的一些政策多为原则性政策,可操作性不强,制约着发电并网的落实。因此,与当前政策配套的具体实施细则亟待尽快出台,包括分布式发电管理、质量控制措施、电网接入审批程序、电价补贴标准、实施过程中的利益分配等在内的诸多细节问题仍需进一步明确。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