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仍处在调整转型期,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持续蔓延,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西方大国对外转嫁内部经济困境的意图十分明显,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同时欧美国家都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促进制造业回归。以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技术突破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国际产业与科技竞争更趋激烈。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电器工业也存在总体发展大而不强、原始创新能力较弱、国际市场竞争被挤压等诸多困难。然而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持续调整,我们在内需市场潜力的进一步放大、电工产业链渐趋完整、产业水平稳步提高等方面有了较好的发展,诸如近几年我国特高压、智能电网的政策推动和两大电网公司的工程实践,推动了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升了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实力,为电力工程“走出去”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等等。但是在一些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方面,我国企业仍然受制于跨国公司的制约,如我国燃气轮机生产企业引进了多个跨国企业的先进技术,但至今没有形成自有的完整技术开发体系,关键部件仍不能自主制造;我国核电设备虽然国产化已达70%,但剩余的30%才是核心技术,并占利润份额的70%;我国风电和光伏产业前期发展一直是以引进技术、引进项目、装配制造为主,但当我国风电和光伏产业均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时,欧美国家立刻运用“双反”等手段发动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并不断升级,让中国企业深陷困境。因此,我国电器工业必须正确研判形势,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增强紧迫感和前瞻性,加速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电器协会)
(来源:工业电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