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对于光伏行业来说是最为难熬的一年。美国的双反刚刚尘埃落定,又面临欧盟,印度等国的双反调查,可谓雪上加霜。
在此危难之时,国家电网公司日前推出了《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有效地对冲了国外双反的消极影响,将扶持中国光伏产业发展。
今年2月份多晶硅价格上涨12.49%,在经历了“寒冬”之后,近期中国光伏行业出现回暖迹象。有关专家预测:2013年对于光伏产业将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发展势头良好
2012年,尽管光伏企业普遍陷入困境,但光伏产业发展仍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其中产业规模与投资都在不断增长。
此外,全球前十大组件制造商中,中国企业占据了6~7个席位。光伏企业拥有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而不是简单的加工制造。在技术和销售渠道方面完全独立,不依赖于国外厂家。多数企业又都是民营企业,在运营绩效和市场反应方面更具弹性和敏捷性,生存能力更强。
利好政策有望出台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总商会副会长、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总裁陈康平提出建议,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行业的公平健康持续稳定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商业模式。因为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就不会吸引投资者来投资。为此,需要推动光伏行业的市场化和资本化。
陈康平表示,推动光伏行业的市场化包括:
一是要确保合法电站的并网及运行发电。目前,着重解决风电和太阳能等电力难以全额收购难题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优先上网管理办法》正在由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中;行业期盼已久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管理办法》也将择机出台。这两项利好政策的出台将会有效解决这个难题。
二是电站的补贴要及时发放。要综合考虑光伏电站,电网公司和发电端的利益,对于电网、调峰电源的建设和光伏发电进行一定的补贴,确保充分利用光伏电站所发的清洁能源。电价补贴的及时发放会有效鼓励光伏电站的开发和可再生能源应用。
三是完善分布式电站相关法律法规。现在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分布式电站应用的工作,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比如商业屋顶电站的使用权和所有权问题,以及电站赔偿的标准问题等;也要明确屋顶所有者和屋顶电站所有者的权利义务等。
四是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商品化。要出台相关政策确保电站持有者发电能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同时,要消除相关的政策法规瓶颈,并使市场参与者不仅限于大型国有发电集团,也可以鼓励民间和外资参与竞争,可以激发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着眼于未来,长期持有电站。
五是明确实施细则,促进商业模式的完善。现在关于太阳能电站的政策法规还有许多细节仍待明确。比如补贴的年限,以及补贴发放的细则,土地问题等都需尽快明确。
解决投融资问题
陈康平认为,要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只有市场化是不够的,资本化也是成功商业模式的重要前提。资本化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要解决行业先期投资方面的问题,二是要解决企业及项目长期融资方面的问题。
针对解决行业先期投资方面的问题,他建议:
一要提高光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优先性。建议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建立快速通道,使他们能够在上市、发债等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得到优先,解决企业做大做强的资本需求。
二要打开大型投资基金进入光伏市场的大门。在国外,基本都是养老、保险等偏好长期、稳定回报的大型基金持有太阳能电站。这是因为太阳能电站在获得国家承诺补贴的同时,还能带来稳定的回报和现金流收益。我们不妨效法,鼓励该类基金进入,从而推动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
三要开放国外资本窗口。目前国外资本想要进入国内光伏市场十分不易,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国内光伏行业的发展速度。因而,可适当考虑放开资本市场的限制,加强资本的流动性导向,促进资本市场百家齐放。
四要考虑退税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市场。美国虽然是对光伏发电无补贴的国家,但是根据美国《联邦投资赋税优惠TheFederalInvestmentTax鄄Credit(ITC)》法案,太阳能光伏发电投资额的30%可获政府现金补助。以素有“阳光之州”美誉的加州为例,凡在住屋、商业建筑或公用建筑屋顶上安装太阳能设备的家庭或企业,都可获得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多项补助,其中包括享受30%的减税优惠,使安装成本减少30%。该减税优惠政策吸引了包括谷歌、微软、巴菲特在内的众多投资者,大量资本涌入新能源资本市场,使住宅光伏市场和公共事业光伏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促成了美国光伏市场的良好发展。中国在这方面也可以借鉴美国的成熟模式,通过退税政策吸引优质投资者进入光伏市场。
在解决企业及项目的长期融资问题方面,他提出建议:
首先,要降低商业银行进入光伏市场的门槛。目前,中国只有少数银行能够给予长期贷款(10年甚至15年以上),一般商业银行最长只能提供5年的贷款,而光伏电站的最长运营期限为25年,这是清洁能源发展的一大瓶颈。
其次,利息补贴,引导资本进入。建议利用利息的补贴来降低融资成本,使得民间资本、基金愿意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