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研究 > 石化行业企稳回升市场需求仍将继续增长

石化行业企稳回升市场需求仍将继续增长

时间:2013/2/26 10:44: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56 字号:
[摘要]   A、运行数据  市场需求总体平稳 行业经济企稳回升  《2012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和2013年预测报告》指出,2012年,行业经济运行克服了下行压力,实现企稳回升。全年产值较快增长,投资增
石化行业企稳回升 市场需求仍将继续增长

  A、运行数据
  市场需求总体平稳 行业经济企稳回升
  《2012年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和2013年预测报告》指出,2012年,行业经济运行克服了下行压力,实现企稳回升。全年产值较快增长,投资增速继续加快,市场需求总体平稳,价格水平小幅上升,对外贸易保持增长,从业人数增长稳定。但行业成本居高不下,整体效益下滑较大。
  行业实现企稳回升
  2012年前7个月,行业总产值增速持续回落,7月份创最低仅为4.2%,8月份以后逐月加快,11月份同比增幅达16.1%,比9、10月分别提高4.2和2.3个百分点。1~11月,全行业总产值达到11.11万亿元,同比增长11.8%。预计全年实现总产值约1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6.1%,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为15.0%。
  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
  油气生产在克服渤海湾原油减产的不利条件下,产量实现平稳较快增长,1~11月,原油产量1.90亿吨,同比增长1.8%;天然气产量964.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9%;原油加工量4.25亿吨,增长3.2%;农药(折100%)、化肥产量(折纯)分别达到320.4万吨和6863.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7%、13.4%。预计,全年原油产量约2.07亿吨,同比增长1.8%;天然气产量约10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5%。主要化学品总产量达4.58亿吨左右,同比增长8.2%。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2年,石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地区发展更趋协调。1~11月,天然气开采业产值增速高出石油开采业7.3个百分点;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业产值占化工行业比重分别达到18.2%和16.3%,比去年同期提高1.6和1.1个百分点;全钢子午胎产量超过7000万条,子午化率达到87.4%,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离子膜烧碱占烧碱产量比重82.5%,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1~11月,东、中、西部产值分别增长11.2%、11.4%、14.5%。从投资看,中西部地区占比继续保持领先,前11个月达51.5%,与去年同期持平,地区发展更趋协调。
  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
  1~11月,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55万亿元,同比增长26.0%,高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5.3个百分点。预计全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约1.8万亿元,同比增长27%。
  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大幅增长。前11个月,合成材料投资增长57.5%,其中其他合成材料增幅高达261.1%;有机化学原料增长58.8%,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增幅57.5%,均远高于化工行业30.2%的投资平均增幅。1~11月,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0.8%,高出全行业投资增速30.6个百分点。
  民营投资增速加快。前11个月,民营投资增幅达48.1%,比重为26.2%,较上年同期提高约4个百分点,行业投资活力继续增强。
  价格走势缓中趋稳
  从2012年来的石油和化工行业价格走势看,涨势总体上呈现趋缓态势,但缓中趋稳。进入第4季度后,价格有走暖迹象,但一些大宗品种如基础无机原料、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等市场均价格降幅仍较大。
  基础无机化学原料及合成材料价格降幅较大。1~11月,除烧碱全年市场均价同比上涨外,纯碱(重灰)、硫酸、电石等基础无机化学原料全年市场均价分别下降25.4%、14.5%和11.7%。聚氯乙烯、聚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等合成树脂市场均价分别下降15.0%、9.1%和2.4%;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和丁腈橡胶等合成橡胶市场均价分别下降24.5%、23.4%和18.0%;己内酰胺、丙烯腈和PTA等合成纤维单体市场均价同比下降24.2%、20.8%和17.5%。
  对外贸易保持增长
  据海关统计,1~11月,全行业进出口总额5804.7亿美元,同比增长5.2%,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6.6%。预计2012年对外贸易总额约6400美元,同比增长5.5%,其中出口额约1735亿美元,增长0.7%。
  油气、化学矿进口增长较快,油气对外依存度提高。1~11月,进口原油2.47亿吨,同比增长7.3%,原油有对外依存度56.6%,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进口天然气2596.2万吨,同比增长29.5%,天然气对外依存度25.7%,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进口化学矿1127.6万吨,同比增长14.4%。与此同时,橡胶制品出口保持增长,化肥出口下降。
  B、运行特征
  增速与效益下滑 创新能力成发展瓶颈
  “2012年,行业经济运行实现了平稳增长,但是增速下滑,特别是经济效益降幅很大,这既有来自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深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也有行业自身结构性矛盾突出和管理不到位的深层原因。”中国石化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獉P表示。
  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取得了一定进展,投资结构也有所改善,但过剩行业仍在扩大产能,同质化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今年来,纯碱、电石、甲醇、PVC、磷肥等产品价格长期在历史低位徘徊。值得关注的是,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目前产能还在继续扩张,部分新兴产业也出现了过剩苗头。如聚氨酯行业2011年国内聚醚多元醇产能270万吨,装置利用率只有63%;有机硅单体装置利用率只有55%。
  效益下降幅度较大
  2012年1~10月,全行业利润总额6204.1亿元,同比下降8.2%,而全国规模工业利润则是增长0.5%。其中,化学工业利润总额同比降幅12.3%;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出现201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降幅3.1%;预计2012年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约7500亿元,同比下降6%。行业销售成本居高不下,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大幅增长。1~10月,石油和化工行业销售成本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8%,高于营业收入增幅2.0个百分点。
  行业创新能力较弱
  当前,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行业的创新能力较弱。第一,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成果转化率不高,对产业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第二,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不强,先导性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较慢,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第三,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能力较弱,影响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安全环保压力增大
  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造成较多的“城围化工”现象,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两者之间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从长远看,行业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建设和推进责任关怀,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切实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
  C、发展趋势之一
  主要大宗化工产品需求将增
  此前工信部发布的《2012年工业通信业经济运行报告》指出,3013年石化市场需求将有所回升,但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预计将保持缓中趋稳的发展态势。
  赛迪智库认为,2013年,全球经济低迷导致的国际需求疲软,以及甲醇和烧碱等石化产品纳入新法检目录、聚氨酯革用树脂纳入油漆类出口监管等带来的进出口成本的增加,将对石化行业进出口贸易的改善产生不利影响。煤炭和原油价格的走低将会减轻国内石化行业的成本负担,下游行业的小幅回暖将增加对石化产品的需求。此外,《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财政部出台的页岩气补贴政策的陆续落实,将使国内页岩气开发进程加快。综合以上因素,石化行业总体将保持缓中趋稳态势。
  石化联合会则预计2013年国内消费市场总体将会继续平稳增长,能源和主要大宗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快。2013年,预计原油表观消费量约5.02亿吨,增长5.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690亿立方米,增长15.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92亿吨,增长6.2%;主要化学品表观消费量约4.6亿吨,增长8%。其中,无机化学原料增长约9%,有机化学原料增长约12%,合成材料增幅约8%。在消费需求加快增长的同时,市场价格也将会稳中有所上升。预计2013年全行业价格总水平涨幅约4.3%。其中,化学工业涨幅为3.5%。
  D、发展趋势之二
  分业施策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李寿生对2013年行业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2013年,石化联合会将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并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石油和化工行业要认真按照“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指导思想,精心组织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项重点工作。首先,尽快制定出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工作方案,特别是要尽快提出炼油、氮肥、磷肥、烧碱、PVC、纯碱、电石、轮胎等8个重点产品的工作方案,力争对重点过剩产品在“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次,要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和现代煤化工领域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培育出行业发展的新高地和新优势;第三,努力协助政府尽快制定出完善配套的行业准入门槛,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等市场准入标准,下决心淘汰一批落后产能,防止重复建设和落后产能盲目扩大,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业生产力优化发展的新布局。
  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是加快组织“十二五”创新规划中抢占行业制高点的项目实施,力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重大装备制造方面,尽快培育和形成一批新的国际竞争制高点;二是进一步加快行业技术改造,使行业能效、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再上一个新台阶。三是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创新体系。推进国家和行业创新平台建设,组建一批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人才培养,全面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和水平。
  E、建 议
  完善配套政策 出台外贸措施勿草率
  为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石化联合会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一是建议出台促进行业结构调整的配套政策。对已发布准入条件的行业,建议采用电石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方式,派出督查组进行实地核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页岩气、煤层气、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生物化工以及现代煤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配套政策,在金融、税收、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建议加大对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支持政策。
  二是建议加快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加快成品油和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建议尽快推广实施天然气定价改革方案,在“两广”试点基础上,扩大四川、重庆等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建议差别化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按照不同油田类别、不同油田成本设定不同的特别收益金起征点。
  三是建议相关外贸政策出台前征求行业或企业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今后在法检目录、危险化学品管理、产品进出口监管、关税及税则调整、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等外贸政策具体措施出台前,广泛征求行业和企业意见。

(来源:互联网)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