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城镇化呼之欲出,房地产触底反弹,铁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大规模施工期的背景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未来似乎很美好。但是我国工程机械还未真正的走出泥潭,下面我们就来探讨2013年我国工程机械潜在的不利因素。
一、产能过剩恶性竞争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以装载机和挖掘机为例,2012年国内市场上,各类装载机生产商数量超过50多家,28家主要企业控制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挖掘机生产厂商约为40家,23家主要企业控制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两大主导产品生产企业出现了严重过剩局面。
在出口方面,我国工程机械多数中小企业在出口中采取低成本、低价格、低档次的竞争模式,容易引起国际贸易争端不断加剧,使我国越来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打击的对象,存在反倾销风险。
二、应收账款激增资金压力大增
在整个宏观经济增速下滑,下游需求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内各大机械制造商为提高市场份额,推出分期付款方式增加、信用销售的激进策略。导致目前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冬天远未过去,市场需求依然低迷。而工程机械企业在营收减少、净利下滑的情况下,应收账款不降反升,依然保持大幅增长。在33家A股工程机械上市公司中,合计应收账款达到1122亿元。
在信用销售模式下,下游工程量减少导致用户还款逾期率上升,企业应收账款继续上升,各企业资金压力明显增大,应付债券和长期借款大幅增加,财务费用亦明显上升。这种情况仍将在2013年延续,而这种策略可能导致制造商的资金压力大增。
(来源:中国机械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