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自己拿了14.5万元,国家农机补贴给了5万元,购置了一台玉米秸秆收割机。”金川区宁远堡镇农民王得元说。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农机总动力达到88.26万千瓦,配套农具数量达13.16万台(件),农机总值达到66656.14万元,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42%,高于全省50%的平均水平。
近几年,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我市农业机械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机装备数量不断增长,作业水平不断提升,服务领域不断延伸,农业机械作业量不断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位于全省前列,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从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我市争取的补贴资金从2005年的50万元,达到今年的990万元,仅仅6年时间,补贴资金累计达到2890万元,拉动社会投资7705万元。这一惠农政策的实施,为我市农机化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也使广大农民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购买一般性、低档次、小型号农业机械向购买高性能、大中型、成套的农业机械转变;从一家一户“小而全”向合作服务、联合作业转变。
金秋收获的时节,记者看到,一台台经过小麦联合收割机改装的玉米秸秆收割机,在永昌县清河地区广袤的田地里往返作业着。这是市农牧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与永昌勤奋机械厂针对我市玉米秸秆收获环节机械化程度低,甚至主要靠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的现状,利用现有的小麦联合收割机通过技术手段改装的。该机实现了一机两用,延长了机具的作业时间,提高了机具的经济效益。同时,较好地解决了玉米秸秆收获和饲料化利用的问题,作业效果和经济效益明显。
近年来,市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还积极引进、研制和改进适合我市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的牧草收割机、打捆机、铡草机、综合饲料加工机、胡萝卜种植机等新型农机具。通过大力试验示范推广,不但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基本解决了在我市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机化技术滞后的问题,把广大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实现了体面劳动、文明生活。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