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工程机械“三剑客”托起长沙装备制造之都

工程机械“三剑客”托起长沙装备制造之都

时间:2010/11/30 13:54: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64 字号:
[摘要]  日前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上,由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1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组成的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方阵震撼亮相,充分展示了长沙作为未来全球工程

  日前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上,由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1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组成的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方阵震撼亮相,充分展示了长沙作为未来全球工程机械重要制造基地的雄厚实力。

  日前,来自卡特彼勒、利勃海尔、徐工等国内外工程机械知名企业高管兴致勃勃地来到长沙参观,现场感受中联重科、三一集团、山河智能等龙头企业的实力和魅力。

  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上,与会的各国和地区业内人士对长沙工程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主动上门进行业务洽谈。

  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终于可以走出历史光环,创造出一个新的称谓——装备制造之都。中联重科、三一集团、山河智能三家上市公司,行业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城市毫无争议的工业支柱。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提供的信息显示:2009年全球主要工程机械销售61.5万台,中国以近30万台的数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全球主要工程机械销售额为627亿美元,中国以约210亿美元的销售额占全球销量三分之一的份额。

  长沙工程机械产值已占全国的23%

  如果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国家建设的全面启动,没有地方政府大开发、大引进、大激活政策的推行,长沙工程机械也难以在十几年时间里,从行业微不足道的“拾麦穗者”成长为左右行业的关键人物。

  上世纪末的中国,工程机械设备几乎是清一色的海外军团。以混凝土输送泵为例,仅有5%的产品出自中国企业,其余95%的市场份额由海外特别是德国品牌垄断。这意味着,即使在本土市场,中国工程机械也不过跟在跨国企业身后,在市场田野收捡余单的“拾麦穗者”。

  “中国制造的装载机、轮式起重机占全球的75%,挖掘机、混凝土机械占全球近一半的产量。”英国工程机械咨询公司总裁大卫·菲利普斯对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现状与趋势研究得出结论,“中国已由全球工程机械最大需求国转变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国”。他的实证研究为长沙工程机械在中国工程机械装备主要城市率先跨越千亿元大关,提供了行业背景。

  不言而喻,如果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国家各项基本建设的全面启动,没有地方政府大开发、大引进、大激活政策的推行,长沙工程机械纵有神助,也难企及今日之高度。

  让我们回到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出发点,探究其成长脉络。

  1992年,中联重科诞生,为长沙工程机械“门庭”振兴埋下伏笔,公司依靠自行研制的混凝土输送泵,迅速打开市场。1993年盈利近300万元,1994年盈利近1000万元,以后每年的盈利几乎翻番。

  中联的创立为工程机械在长沙聚集成群奏响序曲。不久,三一从偏居一隅的娄底移师长沙,两家企业在竞争中产生的鲶鱼效应,大大激活了工程机械产业内在的生命力,促使相关产业要素向长沙聚集,为山河智能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利、水到渠成发展创造良机。

  市工信委党委书记、主任赵跃驷告诉记者,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清晰记录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振兴轨迹。短短三十年,特别是近十年时间,长沙能够一跃成为中国工程机械最大生产基地,不仅得益于省、市党委和政府把工程机械作为支柱产业扶持,鼓励与之配套的零部件企业到长沙落户发展,也受益于国内以及海外大量建设项目的启动。目前,长沙工程机械产值已占全国同行业市场总量的23%,所占全球市场份额已达7.2%。

  赵跃驷认为,在长沙工程机械的后千亿产业集群时代,长沙制造的后继优势依然非常突出,一方面,长沙在中国工程机械领域保有的潜力尚未充分爆发;与此同时,在其600公里半径内,已覆盖中国工程机械近一半的产量,在其1100公里半径内覆盖了中国工程机械95%的产量。长沙力量聚集成为中国力量,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将更为深远。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五金 机械 阀门 中国机械 机械技术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