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研究 > 豪华邮轮将出现“中国制造”?

豪华邮轮将出现“中国制造”?

时间:2012/12/3 10:03: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13 字号:
[摘要]  对于正在苦苦挣扎的中国造船厂来说,豪华邮轮或许真的将成为下一个突破口。今年年初,来自英国的豪华邮轮业人士找到在大型船厂工作过多年的李胜,商量组建中国本土豪华邮轮公司。  “这些人原来都是欧洲四大船
     对于正在苦苦挣扎的中国造船厂来说,豪华邮轮或许真的将成为下一个突破口。今年年初,来自英国的豪华邮轮业人士找到在大型船厂工作过多年的李胜,商量组建中国本土豪华邮轮公司。
     “这些人原来都是欧洲四大船厂的设计、技术和管理人员,在离开原先的船厂后,他们看准了中国市场,来这里找伙伴。于是我们决定组成一个投资主体来造中国的豪华邮轮。”高智船舶(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胜表示,目前他们正和中国造船厂、酒店管理公司、航运公司、私募接触。他告诉记者,造船厂的回应十分积极,尤其是一些上市船舶公司,“都想争做中国第一个造出豪华邮轮的船厂”。
     实际上,有不少造船厂都已悄悄瞄准了豪华邮轮市场,但对于这块附加值和壁垒都很高的大蛋糕,几乎所有人都只能选择观望。
     在货运市场一片低迷的同时,豪华邮轮的“口红效应”出现了。2011年,沿海城市出发的国际邮轮全年142艘次,同比增长49.5%。“在散货、集装箱、油轮等常规船型市场好的时候,船厂不会有精力去开发高附加值的船舶。”李胜说,现在有了技术,正是进入的好时机。
     根据国际邮轮产业的发展经验,人均GDP达到6000~8000美元时,邮轮旅游消费需求迅速增加。
     对造船企业来说,要在豪华邮轮市场分得一杯羹,不只是造船技术、工艺的问题,还涉及到船舶文化和管理。据了解,一艘豪华邮轮造价在10亿美元,约7年能收回成本。
     目前,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四国的船厂垄断了豪华邮轮制造,使用其设计专利的费用达100万美元。
     李胜认为,有了来自欧洲的技术,加之国内的资金、低成本优势,虽然创造了捷径,但过程仍然非常复杂。
     在制造工艺和技术上,中国船厂要解决24项技术问题,包括噪音、卫生、安全、用电用水等。最让人头疼的是,“50多米高、1000多个房间的楼房怎么安在船上?”
     还有船舶文化的问题。“国内的造船行业一直都只把船舶当成一种运输工具。但‘豪华’必须得是出乎你想象的好,你会享受在船上的每一秒钟,而不是在想怎么船开那么慢。所以首先要在观念上转变,要把它当成一件豪华的工艺品来做,满足大众的品味和追求。但中国还需要在这种邮轮文化上多加培育。”李胜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航运界人士认为,即使造出了一艘豪华邮轮,仍要面对目前几大外资邮轮运营公司几乎垄断市场的局面。(金慧瑜)
     “中国制造”更需“中国化”
     目前,世界邮轮旅游市场“东移”明显,据WTO预计,东盟和亚太地区将是未来邮轮市场发展最快的区域,该区域不仅为西方市场的邮轮游客提供全新的旅游景点,也提供全新的客源市场。那么,豪华邮轮的建造市场也随之东移了吗?
     答案恐怕不容乐观。目前,世界最著名的四家邮轮建造企业均来自欧洲,他们占据了世界80%以上的豪华邮轮建造订单,给欧洲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以2010年为例,欧洲邮轮产业给欧洲整个经济带来(直接和间接)收入352亿欧元,其中140亿欧元为直接收入。因此,豪华邮轮也成为没落的造船贵族——欧洲造船业最后的领地,森严的市场进入壁垒成为阻拦中国等新兴造船经济体的障碍。
     不过,技术的壁垒还在其次,邮轮建造的难点并不在船舶建造本身,其功夫在“船厂外”。可以说,船厂建造的不是“船”,而是“文化”。正如俗语所说,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建造豪华邮轮,不仅需要高超的造船技术,更需要一流的建筑工艺、装饰工艺和对欧洲文化的深刻理解,这些是中国船企需要攻克的。
     但追捧、模仿欧洲邮轮,只能“看人脸色”。豪华邮轮作为新兴市场在中国方兴未艾,若难以做“第一”,我们就要做“唯一”:不仅要攻克邮轮建造的技术难题,更要深刻理解“邮轮文化”内涵,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国民及文化心理特点,洋为中用,走出适合未来邮轮市场、具有鲜明特色的豪华邮轮之路,从而在这一细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来源:互联网)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