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几大工程机械上市公司的三季报纷纷出炉。除中联重科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外,其他行业主要企业的“成绩单”均不够理想:三一重工三季度净利润7.14亿元,同比下降58.76%;徐工、柳工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3.78亿元和0.21亿元,同比下降37.33%和85%。受益于经济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速和房地产繁荣,过去10年这个行业一度是中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现在,受下游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双重影响,它开始集体走下坡路。
得益于中国大规模基础建设的历史机遇,过去10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年均增速保持在30%以上。2009年开始的经济刺激计划,更是拉开了中国工程机械公司飞速发展的序幕。以三一重工为例,在2007年上一轮经济和房地产繁荣高点时,三一重工的年收入只有91.45亿元,净利润16亿元;2011年,其年收入达到507.7亿元,净利润达到86.49亿元。按年收入增幅看,其2009年、2010年、2011年的收入增幅分别是20%、106%和49.5%;净利润增幅则为59%、186%和54%。
三一重工生产车间
可以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是2011年4月以来中国工程机械结束“黄金10年”、出现大逆转的原因之一。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日前表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大大小小加起来有人说2000家,有人说1000多家,就算1000家也够多了。他说:“我预感工程机械真的到了一个优胜劣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了,最近有收购兼并、企业合作项目发生,产能太大,大多数企业造不出差异化的产品,中国永远有需求,就看做不做得出好产品,有价格优势,优胜劣汰。”
对于工程机械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全国混凝土机械标准化委员会主任龙国键表示:“目前工程机械行业的产能过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去年工程机械协会的年会上,有一个基本的数据,大概是,目前我们有30万辆的挖掘机,但是我们的产能是40万辆,全球也就40万辆,再过一段时间,我们中国挖掘机的产能就要达到60万辆。但是工程机械有些产品,例如战略性新型的13个产品,确实还没有开发出来,因此说大的和小的我们还欠缺。但不代表我们总的产能不够。”
就连众多国际工程机械厂商也表达了对于中国产能过剩的担心,斗山工程机械全球总裁托尼·海尔山就表示,中国确实出现了产能过剩,这也给斗山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中国市场应该更加注重整合而非扩张产能。现代重工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金焕九也表示,目前中国工程机械市场产能处于供过于求时期,也不重视质量的提升,这给外资品牌带来了困难。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CEO野路国夫亦称,中国企业发展速度快,小松在中国不会盲目扩张产能,而是努力发展符合要求的高端产品,即使付出占有率下降的风险。
(来源:中国机械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