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需多管齐下

我国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需多管齐下

时间:2012/11/27 15:34:34五金机械网点击率:49 字号:
[摘要]  有关专家认为,随着工程机械社会保有量的逐年攀升,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工程机械产品的产销量将会逐步达到一个平衡。随着这个平衡的到来,产业及市场发展的节奏将会发生改变,包括再制造在内的后市场,将会真

  有关专家认为,随着工程机械社会保有量的逐年攀升,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内工程机械产品的产销量将会逐步达到一个平衡。随着这个平衡的到来,产业及市场发展的节奏将会发生改变,包括再制造在内的后市场,将会真正成为旧产品升级和产业变革的驱动力。

  再制造产业发展困局

  1、配套政策不健全。国家大的政策是在鼓励企业加强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但相关配套政策规定的不够健全,使得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在国内发展遭遇了现实尴尬。如再制造产品被归属旧件回收,没有增值税发票,不能享受增值税抵扣政策,也不能减免再制造企业增值税,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阻碍。

  2、缺乏成熟的标准。从技术的发展来看,我国的工程机械本土企业在技术层面,还缺少一套成熟的应用标准,这使得工程机械再制造技术在市场上大规模推广受阻。要保证整机的性能达到新机的标准,必须保证再制造的零部件性能达到新产品的标准,这就要求有专业的分工,专门的修复设备和检测设备和程序。

  3、原材料供给不畅。原材料来源渠道狭窄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一大阻碍。在原料方面,旧件作为再制造的原材料,没有逆向物流体系,无法形成规模,最终造成循环体系链条断裂。目前整机的再制造还没有一个这样的产业分工,单靠某几家企业去完成整机再制造,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收益,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将经过再制造的零部件用在二手整机上,以二手机的名义来重新进入市场,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将是一个长期的选择。

  发展需多管齐下

  中国机械工业市场巨大的保有量为再制造提供了无限的商机,据业内专家分析,2000年之后,中国市场保有的大型成套设备陆续进入报废阶段,中国再制造市场每年的规模可达100亿美元。

  工程机械再制造实现规模化、产业化,需要多方力量多管齐下。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维修及再制造分会顾问易新乾认为,工程机械再制造必须从零部件再制造入手,逐步打造以服务经济为依据的企业集群,相关的工程机械主机厂、代理商、配套件等企业均应参与其中。工程机械再制造企业需深入开展自动监测技术、寿命评估与预测技术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认证体系,使再制造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来源:中国机械设备网)

热门关键词:工程机械 再制造 多管齐下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