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欧债危机、订单下滑等影响,目前广东造船业进入调整期,面临节能环保、个性化要求等新挑战,业界能否产生“质变”是较大考验,海洋工程成为业务拓展新领域。广东省船舶工业协会会长余宝山表示,力争在3到5年内将海工占广东造船业务总量的份额由现时不足1成提升至3成。
海工装备市场保持快速增长
今年全球船舶业陷入低迷,作为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珠江口造船业也难逃厄运,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等运输船制造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明显放缓。目前广东大多造船企业进入“调结构、稳增长”阶段,由制造运输船扩展到海洋工程、修船业务等新领域。
无论是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开发业,还是海洋工程建筑业,都离不开船舶和各类海洋工程装备,使得造船行业将持续保持蓬勃生机。同时,高油价使世界海洋油气开发投资持续增长,亦为海工装备制造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海工装备制造市场的规模每年超500亿美元,预计今后年均15%以上速度增长,而中国可望成最大受益者。
中船造船率先开拓海工市场
作为华南地区军用舰船、特种工程船和海洋工程的主要建造基地,广州中船黄埔造船公司已率先开拓海工市场,仅今年海工接单金额达3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近1倍。该公司海洋工程领域受欧美经济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少,仅今年的海工接单除了国内市场外,还涉足新加坡、挪威、巴西等国外市场。
目前黄埔造船研发的“深水工程勘察船”、“多功能水下工程船”达国际先进水平,备受海内外船东追捧。其中“深水工程勘察船”适合进行3000米水深范围内的地质钻孔取样、海底表层採样、海洋工程结构安装等作业。而“多功能水下工程船”是专业设计,可在大多数气候状况下作业,具有极好的操纵性、耐波性和定位能力,目前正在动工,已跟中海油签订订单,预计2014年交付。广州中船黄埔造船公司总经理陈忠前称,继续看好明年的海工发展前景,计划将向包括钻井船、钻井平台等更高端的海工领域拓展。
(来源:中国机械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