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研究 > 报告:进口汽车市场行情在转变

报告:进口汽车市场行情在转变

时间:2012/11/16 8:43: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48 字号:
[摘要]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增速趋缓,稳增长的任务艰巨。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外加交通、环境、限购、限牌等因素的制约,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期。“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中国汽车产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增速趋缓,稳增长的任务艰巨。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外加交通、环境、限购、限牌等因素的制约,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期。“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中国汽车产业和市场的科学发展,是中国汽车业的当务之急。

  不再“风景这边独好”

  业内人士把进口汽车称作中国汽车市场“金字塔的塔尖”。这部分市场对中国汽车业起着技术标杆和消费风向标的作用,是中国汽车市场的“晴雨表”。

  业内人士曾预计,前三季度,中国进口汽车市场会保持20%左右的增速,依旧是拉动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增长的主体力量。尽管如此,行业库存高、终端价格探底,以及经销商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等,却依然是现实状况,这必须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

  在整个汽车业面临一系列新挑战的大环境下,进口汽车市场已经不再是“风景这边独好”。

  今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大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销售增幅正呈现逐步放缓的趋势。1-9月,全国进口汽车市场累计销售87.3万辆,同比增长22.6%,增速与1-8月相比,有所放缓。

  其次,品牌分化,排量下移。除了传统优势品牌以外,诸多品牌在中国进口车市场已经是“百花齐放”;在排量方面,3.0升以下进口车型的市场份额占84.4%,其中,2.5-3.0升排量区间进口车型的市场份额最大,而1.5-2.0升排量区间车型的市场份额增长最快。

  第三,库存加大,价格异动明显。进口汽车市场正在由卖方市场迅速转向买方市场。

  “读懂”中国及其消费者才能站稳

  展望2013年进口汽车市场,仅靠增长数字、不限制扩大规模的策略,已经无法适应和应对市场的新变化和新挑战。

  如何调整策略、稳中求进、寻求可持续发展,如何推动厂家、经销商、消费者等多方构建和谐共赢的市场关系,这是轮胎业内外人士共同关注的话题。

  事实上,中国人均汽车消费水平和保有量还不高。全世界共有65亿人,保有汽车量达11亿辆,即百人保有量约为15-16辆;中国13亿人,汽车保有量在1亿辆左右,百人汽车保有量约为7-8辆,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这就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还大有潜力可挖,在汽车售后服务市场、新能源技术、汽车金融服务等重要领域,都存在很大的改进余地。

  要想在中国取得成功,首先要“读懂”中国及其消费者。只要进口汽车品牌能够真正适应中国汽车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有效借鉴国际市场成功的经验,再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梳理好销售渠道,并逐步完善提高服务品质,在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上,进口汽车会站得更稳。

 

(来源:互联网)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