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台汛期,无动力修造船舶如何安全防台,一直是令政府和船舶修造企业“纠结”的事情。记者日前从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了解到,我市已着手打造无动力修造船舶监控信息平台,将于年内投入使用。
据了解,无动力修造船舶监控信息平台为全国首创,也是我市“智慧船舶”建设工程的一个子工程。目前,我市已在3艘系浮筒的无动力修造船舶上安装了便携式AIS终端,并将在试运行基础上进行推广。
随着我市船舶修造业的快速发展,无动力船舶数量逐年递增。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台汛期,我市无动力船舶已达90多艘,其中有部分船只位于舟山跨海大桥沿线船厂内。在台风期间,由于无动力船舶无法采取进车顶风等有效措施,易发生拖锚、断缆等,进而发生漂移。一旦漂移,由于船上无人值守,指挥部无法准确掌握其动态位置,难以做出科学的抢险决策、实施有效的应急指挥,将会进一步酿成触礁、撞桥、沉没等重大安全事故。而无动力修造船舶监控信息平台的建设,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无动力船舶实施有效的监控和定位,为抢险决策、应急指挥提供有力支持。
据悉,无动力船舶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实现全天候对无动力修造船舶的定位,与船舶企业同步更新无动力船舶资料,对无动力船舶超出指定范围的移动进行报警,按需求显示无动力船舶及其周边船舶情况,对无动力船舶移动轨迹进行记录供随时调用等。无动力修造船舶监控信息平台通过在无动力船舶上部署便携式AIS终端,利用AIS系统基站获取定位数据,供市三防办等部门调用。
“今后,有关部门和船舶企业能够通过大屏幕或电脑终端,及时看到无动力修造船舶的位置和动态,一旦发现有船舶移位,相关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展开搜救行动。 ”据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市经信委正会同相关部门对各个船厂无动力修造船舶的数据进行采集,对船厂的软硬件设备进行整改,并对舟山辖区内所有拖船、海监、渔政船只进行数据采集整编备案,“该监控信息平台将于年内投入使用”。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