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价格已经逼近成本线,部分钢材品种甚至卖出1吨要亏损400元,不得已的情况下,公司选择了部分高炉停产检修。”河北一家钢厂副总林先生8月3日告诉记者。
林先生所在的钢厂在7月份已经停掉了一个高炉,近日,又停掉了高炉。按照林先生的预计,此次停产检修至少要持续一个月。
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林先生一家钢厂身上,进入到7月份以来,包括武钢、柳钢在内的大中型钢厂陆续开始停产检修。首钢、河北钢铁、唐钢、济南钢铁、日照钢铁、沙钢、武钢、鄂钢、冷钢、涟钢、柳钢、重钢、昆钢等都已经或者即将进行高炉停产检修。
行业的不景气是此次停产检修的主要原因,近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74家会员钢企累计实现利润仅为23.85亿元,同比大幅减少545.49亿元,减幅为95.81%。亏损企业亏损额达142.48亿元,亏损面达33.75%。
中钢协常务副会长张长富说:“行业实现利润水平已经极低并处于亏损边缘,如果扣除投资收益,钢铁主业实际处于亏损状态。”
高产能下的“例行停产检修”
中钢协会长朱继民近日曾表示,钢铁行业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苦日子”源于钢铁行业产能和投资的持续增加,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国内粗钢产量已经连续4个月超过6000万吨,令人惊心。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