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技术文档 > 我国第一艘国产极地科考船建造工作进入实质阶段

我国第一艘国产极地科考船建造工作进入实质阶段

时间:2012/8/1 9:19: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79 字号:
[摘要]  新华网北京7月31日电(记者罗沙)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芬兰阿克北极技术有限公司31日在京签署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基本设计合同,这标志着经我国政府批准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

  新华网北京7月31日电(记者罗沙)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芬兰阿克北极技术有限公司31日在京签署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基本设计合同,这标志着经我国政府批准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设计建造工作开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据介绍,我国新建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项目按照“中外联合设计、国内建造”的原则实施。船只设计载员90人,轻载排水量8000吨,船长约120米,最大船宽22米,吃水8.5米,最大航速15节,续航力约2万海里,具有较强的前后双向破冰和动力定位能力,配有可同时搭载2架直升机的支持系统。

  “新建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将可以在2至3节的速度下连续破冰,破冰厚度不低于1.5米海冰加0.2米雪。”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说,“同时,该船将搭载国际先进的极地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装备。总面积达到58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700平方米的作业甲板,将为海洋环境、地质、生物等多方面的科学调查提供足够的空间。”

  据了解,新建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计划在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将与现役的“雪龙”号组成我国极地考察船队,缓解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升我国在极地海洋区域开展综合考察的能力。

  目前,我国仅有“雪龙”号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满载排水量超过2.1万吨。服役近20年来,“雪龙”号在恶劣的环境和有限的工作时间中同时兼顾南、北极多项考察任务,海洋科考时间被大量压缩和挤占,无法开展大规模、有针对性的极地环境调查工作,成为阻碍我国极地海洋科学事业发展的瓶颈。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我国 第一艘 国产 实质阶段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