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天上午召开的全市工业、创新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积极应对严峻形势,总体呈现平稳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实绩3718.8亿元,同比增长了13.2%;完成增加值实绩899.5亿元,增长12%;工业开票销售1596.4亿元。前6月,全市实际外资到账上报数13.9亿美元,总量同比持平。受宏观形势影响,以上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增幅均低于去年同期,外资到账未达序时。
会议提出,通过上半年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对今后一段时间宏观形势的研判,今年完成年度目标压力空前,需要全市上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优质的服务保障发展,用足用好各项“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措施,狠抓重要指标的落实,狠抓重大项目的形象进度,狠抓工业经济的加速回升,狠抓对外开放的实际成效,狠抓创新引擎的强力驱动,狠抓资源要素的保障落实,确保不折不扣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严峻形势外的“独好风景”
受国际国内宏观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全市工业、创新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除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开票销售增幅出现下行趋势外,另外两项反映工业经济运行的参照指标——工业入库税收、工业用电量增幅也均出现同期下降的势头。
严峻形势之外,扬州全市上半年工业投资“风景独好”。1-6月份,全市共完成工业投资实绩866.7亿元,同比增长了23.7%,超序时一个百分点。全市认定新开工10亿元或1亿美元以上重大项目14项,超去年同期4项,初排年内新开工项目30项,意向项目23项;23项新竣工或新增部分投产项目已累计实现产值25亿元,可在下半年形成产销140多亿元,将对工业提速发展起到拉动作用。同时,各地初步完成了11项总投资50亿元、10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的“六定”规划。
由于连续多年注重创新型经济发展,今年以来,在全国各地经济发展呈现明显下行态势下,扬州上半年财政科技支出3.19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41.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1.46%;新增科技产业综合体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共获批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225项,12个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通过专家现场评估,处于全省前列。
开放型经济中的“新亮点”
与过去主攻港澳台、日韩资本投资市场不同的是,今年以来,全市利用欧美地区外资同比大幅度增长,北美协议利用外资同比增长了170.85%,欧洲协议利用外资同比增长了121.42%。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永丰余(造纸)项目5月份实现5000万元境外人民币出资,为全市第一笔境外人民币实际到资成功案例。
在抓好工业大项目到资的同时,全市服务业大项目取得新突破。上半年全市新注册登记两个生产性服务业大项目,分别是总投资1.2亿美元从事仓储服务的普洛斯仓储项目和总投资1.2亿美元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招商局物流集团项目。这两个项目注册资本分别达到4000万美元和3000万美元。
此外,上半年全市“八区二园”呈现升格升级的快速势头。各开发园区业务总收入、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均保持了40%以上增长;广陵产业园成功获批省级开发区,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都开发区、邗江开发区获批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同时,园区联动开发开始破题,市化工园区与韩国丽水化工园拟定全面合作。
多项指标欠序时较大
据市经信部门提供的“半年报”,今年以来全市工业多项指标欠序时较大。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入库税收、开票销售、完成用电等五大指标总量分别欠序时3.2、3、2.5、9.1、5.5个百分点。
根据商务部门提供的信息,上半年全市实际到账外资上报仅13.92亿美元,欠序时5.87个百分点。省商务厅确认实际到账外资数8.7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3%;完成出口32.3亿美元,欠序时11.6个百分点。尽管外贸跌幅逐月收窄,也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给扬州的6月比5月进出口增量5640万美元的稳增长任务,但按照往年及今年上半年的发展走势,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压力依然很大。
从市内看,发展不平衡性明显。上半年,全市各地之间在指标完成情况上,序时进度有快有慢,增幅有高有低。表现在工业上,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序时的只有化工园区、广陵区;入库税收达序时的只有邗江、仪征;工业用电增幅最高的化工园区只保持了15%不到的增幅,最低的出现负增长状况,两者相差30多个百分点。表现在开放型经济方面,全市仅邗江、宝应、广陵和化工园区完成了“双过半”任务;外贸出口指标仅化工园区、邗江实现了“双过半”,其他地区均未完成。
换一种思路就是换一个活法
“排找问题,对症下药。”说起今年上半年工业、创新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副市长孔令俊说,一方面,要厘清陷入困境的原因,找准解决问题的“药引子”;另一方面,要信心不减、政策不减、服务不减、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减。
“光伏产业是重点增值产业,服装产业是传统支柱产业。目前看不到走出低谷的迹象,但稳定企业、壮大产业、加快创新、扩大开放,全力打好下半年翻身仗的信心决不可失。”高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正年说,下半年高邮将对1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逐一绘制形象进度图,细化时间进度表,力促去年竣工投产和今年已经竣工投产的重大项目尽快达产达效,形成预期销售,形成一批增量。
“确保让企业跑起来,让机器响起来,让订单多起来,让市场活起来。”宝应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岚峰说,下半年要重点盯紧全县30强和30家成长型企业,开展服务企业“暖心工程”,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运营。
形势逼迫着各县市区、组织经济单位(部门)调整思路,调整定位,主动研判,把握经济发展规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同志透露说,当前经济形势对开发区新光源、新能源和电子书产业冲击巨大,今后招商方向要调整到LED通电照明领域,智能电网要瞄准用户端市场,电子书要引进软件开发、数字出版和运营平台领域,“换一种思路,就是换一个活法。”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