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超过50%,内需引导、消费驱动、惠及民生的一些政策推动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这为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吸引了众多国外食品和包装机械品牌进入市场,并纷纷在华建厂。由此,国产品牌在倡导“走出去”的同时,在“自家后院”也遭受到国外品牌的严峻挑战,正可谓“腹背受敌、内外受阻”。那么,国产品牌该凭什么来与国外品牌“较量”呢?
内外市场均受阻
国内市场需求高端化带来的是机遇亦是挑战
2011年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生产与销售产值运行平稳,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2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了20.5%。但是,在反应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的产销率方面,2011年1-12月份,统计的规模以上企业工业销售产值累计达到1014.5亿元,产销率为96.8%,低于上年同期0.7个百分点。产销率的下降说明,2011年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制造业产销衔接明显不如上年。凸显出了,行业高端产品需求与国产能力之间的矛盾。
这也给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机遇。据海关统计,2011年食品和包装机械进出口总额达到72.85亿美元,其中进口占48.11亿美元,增长22.1%,出口24.74亿美元,增长18%。进口增长明显高于出口,进出口逆差达到2005年以来的最高金额23.37亿美元。扩大了的进出口逆差,很难说跟国产设备与国内市场高端化需求相对较低的“匹配度”没有关系。甚至可以说,国内市场对高端化设备的需求是2011年进口增幅明显的原因之一。
随着,我国食品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市场对食品和包装机械设备的水平质量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就此,在面对掌握着先进技术水平的国外品牌,国产该如何面对这一挑战?
国际竞争趋向高端化扩大出口难度增大
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出口产品以中低端为主。这与国际市场竞争向高端化方向发展的大趋势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也使得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产品扩大出口遭遇阻碍——据海关数据统计,2011年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产品出口24.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这与2010年出口同比增长34.5%的增幅有明显差距。并且我国进出口逆差在此“不给力”的增幅下也明显加大。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高端化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国外跨国公司以其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将牢牢掌握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凭借其核心与技术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占据更多份额。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一直在提倡“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那么,在我国中低端产品出口与国际市场趋向高端化的矛盾下,国产该如何去有所突破?
(来源:中国机械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