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江西实施行业扶贫罗霄山区工业发展可期

江西实施行业扶贫罗霄山区工业发展可期

时间:2012/7/18 11:09: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89 字号:
[摘要]  记者日前从江西省工信委了解到,为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江西省决定大力组织实施行业扶贫。  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
  记者日前从江西省工信委了解到,为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江西省决定大力组织实施行业扶贫。
  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2011年底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根据《纲要》,中央确定了全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其中,江西省罗霄山区作为其中重要片区之一,涉及赣州、吉安、萍乡、抚州等四市所属17县(市、区)。
  江西省实施行业扶贫,是要为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人民提供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让其能够自给自足。今年1~5月,片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8.02亿元、增长17.6%,上缴利税总额44.48亿元、增长36.4%,实现利润总额25.98亿元、增长36.6%。赣县、安远县、乐安县规模以上工业上缴利税总额均实现翻番,分别同比增长107.2%、253.4%和124.9%。其中,赣县、安远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也翻番,分别同比增长219.7%、307.7%。
  到2015年,片区计划完成工业增加值700亿元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矿产品精深加工、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均突破1000亿元;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培育上市企业两家,亿元企业100家,超十亿元企业10家。
  实施“四个一”组合式扶贫
  记者了解到,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片区扶贫攻坚工作,大力实施“四个一”组合式扶贫,即每个县有一位省级领导定点扶贫,一个有实力的部门帮助扶贫,一个重点企业参与扶贫,每年省财政拨付1000万元资金专项扶贫,并且连续安排10年,力争两三年内使这些地区面貌有明显改变。
  江西省罗霄山区资源丰富,行业扶贫优势明显。依托罗霄山区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加快改变江西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为此,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7县(市、区)工业主管部门加大行业扶贫开发的力度,围绕行业扶贫的建设任务,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如,重点选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在项目、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力争永磁电机、LED照明、IT制造、整车制造、核电、环保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率先突破,加快延伸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钨和稀土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链,积极抢占未来产业振兴制高点,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工业扶贫成效显著
  2011年,片区内各县(市、区)充分发扬老区的优良革命传统,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优化投资环境为保障,以招商引资为支撑,规模以上工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3.1亿元、同比增长49.1%;上缴利税总额109.9亿元、同比增长54.8%;实现利润总额64.9亿元,同比增长64.9%。赣县、兴国县、石城县、上犹县、瑞金市、乐安县、万安县、永新县、遂川县、井冈山市等10县(市、区)共计14个重点项目获得国家1350多万元工业项目资金扶持,其中,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资金761万元,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扶持资金590万元,这加快了连片特困地区重大项目建设进程,有力地支援了扶贫开发。
  片区内支柱产业千帆竞发,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赣州市所涉11县(市、区)初步形成稀土和钨及其应用、新能源汽车及配套、铜铝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现代轻纺、食品加工、氟盐化工、生物制药、新型建材九大支柱产业,尤其是钨和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吉安市所涉4县(市、区)初步形成了以电力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服装鞋帽、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为特色的产业格局。
  萍乡市莲花县以打造省级生态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为抓手,以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为重点,制定实施了“支柱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围绕特种冶金材料、电子机械、矿产建材、农产品加工、制鞋五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
  抚州市乐安县围绕“一园两区”工业新格局,即乐安工业园前坪工业区和公溪工业区,形成了轻纺鞋服、机械电子、食品加工、矿产加工、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
  今年以来,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7县(市、区)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中央扶持技术改造和产业振兴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支柱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工业整体规模和实力得到显著增强。
  记者手记
  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江西省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7县(市、区)都是革命老区,工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比如工业化水平,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工业化率相当于全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省的9.97%。
  产业发展层次低,带动能力弱,产业特色不鲜明,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产品结构偏重于初级产品,深加工及应用产品比重低,高科技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和创新产品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采、选工序。
  企业竞争力弱,还没有上市企业和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也没有在全省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25位的工业企业。大部分企业技术装备落后,设备老化,市场应变能力较弱,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占有率较低。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由于地处山区,开发成本较高,发展空间较小,承载能力较差,聚集项目的能力较弱,工业用地“五通一平”及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在工业园区建设方面,17县(市、区)工业园只有两家列入省级工业园,用电、用地指标等都不能享受省级园区优惠政策。当地财政收入少,向工业的投入也少,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当地工业发展。
  土地、人才、资金保障凸显不足。用地指标紧张,报批手续严格,新建项目、新办企业用地很难批下来,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受到一定制约。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普遍较低,既懂生产技术,又熟知经营管理的“企业家”十分紧缺。当地企业还面临着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生产经营受到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生产周期较长、应收账款回笼期较大的制造业。
  招商引资能力较弱,实际利用外资水平低,如赣州市所属11县(市、区)仅相当于南昌市的55.2%,人均利用外资只有南昌的1/3、新余的1/5,部分县外贸总量不到1000万美元。引进的外资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低附加值、低税收的加工贸易出口仍占较大比重。
  江西省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工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决定了行业扶贫任重道远,扶贫攻坚将会是一场持久战。

(来源:互联网)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