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2~2014年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补贴目录》公示稿正式发布,这是国家层面出台的第9个补贴目录。顺应新的需求变化,《目录》做了许多增减和调整,对水稻收割机市场也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机收率稳步提高后期将进入存量市场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3000万公顷。1995年以来,我国水稻收割机逐步得到发展。2000年水稻机收率提高到15.4%,2005年达到33.2%,2007年增长到46%,2011年达到69%。
虽然与小麦近90%的机收率相比仍然偏低,但考虑到双季稻产区复杂的地理条件和落后的基础设施现状,当前的机收率实质上与小麦机已经不相上下了。
从2004年开始,国家实行对农机购置补贴,拉动了水稻收割机的快速发展。随着机收率的提高,水稻收割机的社会保有量也迅速上升,2011年保有量已超过38万台,其中半喂入机型约7万台。机收率提高后,水稻收割机的市场需求将从增量变成存量,今后更新换代将成为主流需求特征。
需求高潮消退企业理性申报
从稀缺变为富余,许多地方不再对水稻收割机实施重点推广和补贴倾斜。而市场冷暖的变化,最先感觉到的一定是企业。
2009~2011年水稻收割机市场连续3年的需求持续低迷,已经让一些企业主动退出了市场,一些本打算进入的企业也望而却步。从近几年补贴目录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大中型拖拉机、玉米收获机和深松机等热门产品数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水稻收割机却基本上是原地踏步。截至2011年共有74家企业申报水稻收割机产品,而《目录》是76家,只增加了2家。2009~2011年已经有15家企业退出或经营方向转移从而消失在补贴目录之中了。全喂入机型从2009年的32个生产企业增加到47个,3年间有15个企业进入该行业,而半喂入机型2012年只有29个企业申报,3年间只增加了4个。
从企业进入的多与寡可以看出水稻收割机的需求趋势,企业也在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经营方向的调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全喂入看来并不像某些专家预测的会逐步被半喂入替代。
(来源:中国机械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