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但是在全球经济紧缩和中国经济稳健调控的背景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2012年很难延续高速发展势头。而根据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年~2015年,产品销售预计仍有较大增长。综合来看,2012年对于工程机械来讲是错综复杂的一年,也可能是强弱更加分明的一年。从市场反应情况来看,国内企业普遍感受到了寒意,甚至低调到几乎没人愿意出来对今年市场发声的程度。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资企业却普遍表现出平稳的心态,有条不紊地开展市场工作。这种自信从何而来?我国企业又能从中借鉴些什么呢?
“与往年相比,2011年订单量确实大幅下降。这样的困难局面我们公司可以扛3年。”
在这气候与市场同样清冷的季节里,曾居市场主导地位的世界液压件巨头日本川崎重工中国代理公司负责人,对2011年市场表现十分无奈。其他外资工程机械企业又是如何看待今后的市场走势呢?
卡特彼勒:乐观
虽然世界经济增长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卡特彼勒还是相信自己的产品需求未来是乐观积极的,并继续加大对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投资力度。
“我们目前在中国最大的挑战是产能不足。”卡特彼勒集团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爱德华·莱普表示,“我们的客户仍有巨大的产品需求。”
卡特彼勒2011年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销售收入为15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比2010年增长41%,利润为11.4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44%,“创历史上最好的利润收益”。2011年该公司的销售收入为580亿美元,爱德华·莱普预计,2012年会呈现更好的发展态势,预期销售收入达638亿~696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10%~20%。“目前我们对产品需求表现很满意,这也是我们继续增加必要的投资以支持长期发展的原因。”爱德华·莱普如是说。
之所以有如此乐观的预期,主要是来自于卡特彼勒对新兴市场的布局和投资。卡特彼勒高层认为,尽管世界经济增长还有很大不确定性,但是目前包括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增长数字还是维持在6%~7%,这是短期的利好因素。而长期来看,新兴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将增加对工程机械的需求,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和矿山开采等,他们认为这将推动全球经济继续增长。
据初步估算,卡特彼勒在华投资已经超过20亿美元。但卡特彼勒并不愿意透露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只是说中国市场在其全球布局中占有战略地位。
沃尔沃:开拓
2011年10月18日,沃尔沃建筑设备济南研发中心奠基仪式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董事长蒋岚表示,在中国这个巨大潜力的市场里,沃尔沃集团成长最快的是在工程机械领域,而“济南研发中心是沃尔沃建筑设备全球产业链中新添的重要一环,它将对巩固沃尔沃建筑设备在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的领导地位发挥重要作用”。
此举表明,沃尔沃对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的未来仍有信心。虽然他们注意到,由于政府为抑制通胀而推出紧缩措施致使中国的需求放缓,但2012年的增长仍会快于其他成熟市场。
实际上在2011年,沃尔沃成功地推出了符合欧洲和北美最新排放标准的设备。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他们率先推出了符合新规定的设备,同时保住了已有的市场份额,在某些情况下还获得了新的份额。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