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间智库中工联创国际装备制造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装备工业领域第一本蓝皮书《2012装备工业蓝皮书——转型升级中的装备制造业》。
蓝皮书从实践的角度对摇臂钻、铣床、带锯床的发展理论和案例进行研究,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可读性和实践指导意义,对促进中国摇臂钻、铣床、带锯床由大到强有一定指导意义。蓝皮书的读者人群覆盖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生产一线的企业管理人员、相关产业研究机构以及机械领域的高校学生,分摇臂钻、铣床、带锯床析行业内的新问题、新形势、新趋势。
《蓝皮书》指出,中国摇臂钻、铣床、带锯床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关键要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目前的情形是,国家将大量的资源配置到国有企业,包括很多摇臂钻、铣床、带锯床经营很差,缺乏创新的企业,而很多经营灵活,具有创新冲动和创新能力的企业享受不到优质资源。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的整体活力低于民营企业。”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所长胡春力指出。
“2012年1-2月数据显示,摇臂钻、铣床、带锯床国有企业利润下降19.7%,私营企业利润增加24.4%。这就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院邢国均表示,“因此,政府对公共资源的配置不应以所有制来区分,而应该以创新能力和对产业的贡献度来区分。”
蓝皮书称,2010年中国摇臂钻、铣床、带锯床业产值高达1.955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8%,相比之下美国2010年摇臂钻、铣床、带锯床制造业产值为1.952万亿美元,占比为19.4%,中国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
“尽管如此,但中国的摇臂钻、铣床、带锯床制造产业大而不强、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落后,尚且属于粗放型增长,特别是高端制造产品仍被发达国家牢牢控制,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中国工程机械协会副秘书长俞琚对21世纪网记者表示。
另外蓝皮书提出了制造摇臂钻、铣床、带锯床业的“三个世界”的格局。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是第一世界,虽然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暂时遇到一些困难,但依然掌握着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最核心的技术,是主导者;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是第二世界,这些拥有巨大的摇臂钻、铣床、带锯床制造业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距第一世界仍然有很大距离,是跟随着;其他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国家为第三世界,这些国家既无先进技术又没有太强的工业基础,是原材料和能源的供应者,与第一二世界的差距逐渐拉大。
在探讨中国摇臂钻、铣床、带锯床制造业如何有大到强方面,中工联创认为有四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要实现“无为中的有为”。政府要在摇臂钻、铣床、带锯床市场自动调节和政府调控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既不能完全放任,也不能过度干预。二要打破所有制偏好,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给予市场中各种所有制主体以平等的机会。三是要大力培养原始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四是合理布局装备制造业,避免重复建设。五是要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装备制造业中的作用。
(来源:中国机械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