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的劳动力大军,曾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动力,而眼下的劳动力已不如往昔那么庞大,也不像曾经那么廉价。去年,中国民营企业的城镇劳动力成本经通胀调整后增长12.3%;与此同时,这些企业还面临不断恶化的用工短缺问题。
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双双上涨,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唯一能生存的方式就是提高生产力,而这么做的最佳途径则是添置更多的机器设备。自动化也是提高产品质量需要的产物。一台由工人手工作业生产的发动机缸体,不仅质量无法与机器作业的媲美,就连卖的价格也要相对低一些。
品质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是企业转向自动化、特别是高科技的主要推动力。对于想在全球竞争的中国企业而言,他们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得到客户的认可,而自动化是他们提高产品质量的必需途径。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