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技术文档 > 四大问题困扰我国汽车业

四大问题困扰我国汽车业

时间:2007/1/26 10:49: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100 字号:
[摘要] 近日,国家信息中心发布“2007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绿皮书。绿皮书认为,2007年及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都将保持对汽车的旺盛需求,但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出口秩序混乱及整体效益下滑将继续困扰着这
    近日,国家信息中心发布“2007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绿皮书。绿皮书认为,2007年及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都将保持对汽车的旺盛需求,但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出口秩序混乱及整体效益下滑将继续困扰着这个年轻的产业。
    按照绿皮书的分析,中国汽车行业第一个头疼的事情仍然是产能过剩。2005年,我国汽车行业产能已经过剩200万辆,在建能力220万辆,正酝酿和筹划的新上能力800万辆。一些地方政府对汽车产业怀着炽热的感情,对流向汽车制造的资本一路开绿灯。这使得汽车产业一下子拥挤起来,难怪2006年国家发改委将汽车业列入“产能过剩”名单。支持这种论断的事实包括,2006年几乎所有的汽车企业都加入到价格大战中,同时库存量却在不断增加,6、7、8月分别达到了11.5万辆、13.7万辆和14.9万辆,与年初相比增加了118%。因此绿皮书认为,如果政府和资本仍然无视这种情况,继续鼓励和进入这个行业,那么企业倒闭、职工失业、银行呆坏账以及金融风险都将在所难免。
    困扰汽车的另一个问题是汽车出口秩序的混乱。2005年,全国汽车出口企业多达1025家,其中出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仅有两家,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也只有8家,而一年仅出口一辆汽车的竟然高达204家。出口的汽车产品档次较低,同质化倾向严重,主要以载重车等商用车为主,小轿车比例不到20%,而且车型以中低档为主。当制造成本上升以后,我国汽车的低价优势将逐渐丧失。此外,低价策略还会伤害中国汽车的国际品牌形象,因为一部分企业在低价售卖后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了。
    绿皮书认为,尽管2006年以来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有较大幅度提高,但那是在2005年利润基数极低的情况下实现的,而且呈现出不可持续性的特点。因为汽车业的供求矛盾在未来不是缓解而是加剧,多年孕育的产能势必将整个行业拉到利润更小的空间。原材料上涨状况在未来也没有大幅回落的迹象。尽管有如此种种困扰,中国汽车业的良好前景仍然不容置疑。绿皮书预计,2007年汽车产销量仍将有较大发展,市场需求量预计将超过800万辆,比2006年增长18%;而产量将超过900万辆,比上年增长20%以上。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五金 机械 阀门 中国机械 机械技术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