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6月,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300家纺机企业,再度相聚在上海。毫无疑问,中国纺机这个充满活力和诱惑的巨大市场是吸引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的主要原因。那么,中国市场的容量究竟有多大?产品的需求结构又是怎样的?纺机制造商如何才能分得更多的市场?
各类设备需求不同 更新改造占据主流
我国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底,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达到5150万吨,年均增长4.5%,这也就意味着今后5年内每年还有200万吨纤维的绝对增长量。我国纺机设备的需求量必然也会因纺织规模的扩大而有所增长,但随着我国纺织行业产业升级的需要,再不会像前几年那样每年以20%~30%的幅度增长了,量的增长幅度会逐渐放缓,而更多的是更新改造和减少用工、提高自动化水平的需要。
近十年来,除了2008年,我国每年新增纺锭都在1000万锭左右,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个数量偏多,每年新增500万~600万锭才是趋于理性的正常增长范围。目前,棉纺行业正在运转的设备中至少有6000万锭需要更新改造和进行技术提升,包括纺织企业为了减少用工,为细纱机短车配置自动络纱小车等等。所以,今后一段时间,即使规模增长放缓,对于棉纺设备而言,仅更新改造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最近两年,化纤设备在国内市场持续旺销,特别是化纤长丝设备,几大主要设备生产企业订单已经排到2013年,有的甚至排到2014年。而且,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化纤设备仍有增长的空间。目前,国内棉花资源紧缺,不断地在寻找棉花的替代品。而能够替代棉花的除了开发天然纤维外,就只能依靠化学纤维了。因此,随着化纤品种的不断扩充,化纤设备需求量也会随之增长。
近年来针织行业的规模发展和技术进步都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针织产品的纤维消耗量,还是针织服装的数量,均已超过了梭织。针织行业的快速崛起,与其具有梭织不可比拟的短流程工艺密不可分。在这个追求高速度、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竞争时代,针织的工艺流程短、制造成本低,是其取胜市场的法宝。因此,未来针织设备的市场需求依然会与针织行业一起比肩而行。
经编机在国内市场的销售这几年表现得十分稳定。经编机用于加工产业用纺织品占的比例相对较大,目前,风力发电机的玻璃纤维、碳纤维、加强布均是经编机加工的热门应用领域,还有土工布格栅布等也可由经编机来完成织造。我国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钢要中提出,到2015年,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占纺织行业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由目前的20%提高到25%左右;行业总产值达到1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左右。所以,编织机以及非织造设备的市场需求潜力也是巨大的。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