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迹象显示,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的规模扩张正催生一个该行业自身的融资泡沫。6月4日、5日,有关该行业两大巨头的消息,也似乎在佐证着这一迹象。
6月4日,中国工程机械骨干企业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结合2012年度公司业务融资需求,公司拟向有关银行申请信用(授信)及融资业务,总规模不超过1400亿元,包括:流动资金贷款、按揭业务、融资租赁、各类保函等银行相关业务。中联重科这一通过加大融资租赁业务以增加销量的计划,引起市场关注。
6月5日,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被标准普尔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
中国龙工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境外上市公司,为内地工程机械龙头制造商之一。但标普指其未来12个月利润率和信用保护措施可能恶化,而营运状况趋疲,基础设施、采矿及房地产行业的需求下降,或继续打击对工程机械的需求。
工程机械专家、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刘志鹏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虽然下降不是很厉害,但预期收入和现金流都不是很好,行业竞争在加剧。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混凝土机械分会秘书长盛春芳此前在一篇行业报告中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扩张无疑是各企业普遍采用的竞争方式。在扩张的步伐中,行业两大巨头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的扩张尤为突出,市场处于加速状态,竞争状况也在加速,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过度营销或透支市场
可以明显看到的一个例子是,此前,中联重科已经通过出售环卫机械业务筹资发展混凝土机械主业,欲与三一重工一争高下。
中联重科权威人士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中联重科无法同时支撑工程机械和环保产业两块业务高速发展。公司决定集中优势资源,在环卫机械业务增长较快、资产收益率较高时溢价出售,助推工程机械主业跨越式发展。”
不过,国内某位工程机械分析人士昨日告诉早报记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在世界工程机械史上来看,现在是个突兀的年代,目前的发展形势虽然还是很好,但是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却采取了不冷静的竞争方式,竞争过于激烈,“目前来看,混凝土机械行业集中度很高,两家企业占到市场份额的80%以上,在这么一个局面下,两家公司没有平和对话,而是将竞争推向白热化。”
该分析人士称,混凝土机械行业是个阶段性产业,目前竞争格局很好,但是某些企业以资本支撑扩大市场份额,过度营销,造成未来市场的透支。
中联重科并不认同这点,该公司权威人士昨日向早报记者表示,授信额度体现了公司的实力,公司1400亿元授信是获取银行的一种资源并非实际借款,此前有媒体进行了误读。
该人士表示,根据惯例,公司每年年初将在董事会及股东大会批准的前提下,向银行申请一定数量的授信额度,主要目的是为公司争取更多的信用资源,以保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持续开展。
“从2011年中联重科授信使用的情况看,全年申请了1000亿元授信额度,截止到12月底,公司实际的带息负债余额为131.38亿元。”该人士透露。
刘志鹏则认为,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徐工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三个龙头企业,三一重工注重研发,机智灵活;中联重科比较注重资本运作;徐工具有很好的技术底蕴和技术储备。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