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技术文档 > 观点撷萃: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观点撷萃: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时间:2007/2/5 9:01:00五金机械网点击率:69 字号:
[摘要] 在1月28日中国客车网主办的“影响中国客车业•2006年度中国客车品牌与市场论坛”上,品牌建设专家、客车制造专业人士及客运企业人士悉数到场,就客车品牌建设、传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形成《
    在1月28日中国客车网主办的“影响中国客车业•2006年度中国客车品牌与市场论坛”上,品牌建设专家、客车制造专业人士及客运企业人士悉数到场,就客车品牌建设、传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形成《中国客车品牌与市场》论文集。现选编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走出品牌建设的误区北京商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叶翔
    步入微利时代的现实已经敲响了企业决策者的警钟,客车企业在创建自身品牌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品牌效应圈的大小和层次性状态,以及支撑这一效应圈的要素类别及其所具有的能力,不可盲目设立品牌效果的目标,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期望值。也就是说,一个区域性市场的中小型客车企业,在品牌建设时不要指望在短期内能够成为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即使能够在媒体宣传的报告方面产生轰动一时的影响,也不会在广大媒体受众的心中树立起知名品牌产品的形象。品牌形象的树立应与企业的实力和地位相吻合,不能相差太远,否则会出现既不被认可又无力兑现承诺的尴尬局面。
    中国传统经商思想对现代客车企业品牌建设的启示亚星奔驰有限公司周毅
    品牌对于中国来说并不陌生。中国的老字号都有一套严格实用的管理方法,不仅要做到货真价实,而且能长期保持下去。国内的品牌建设可以从中国传统的经商思想中得到启发。
    中国传统的经商思想启示我们不仅要以诚信对待客户,同时也要以诚信对待员工,而后一条往往为现代企业管理者所忽视。同时品牌建设的前提是要有好的产品和能够始终保持产品质量的管理机制。
    客车合资企业的品牌建设桂林大宇客车有限公司蒋若燕
    对于合资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大挑战是国外品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面对中国如此巨大而复杂的市场,并非照搬国外品牌的所有内容都能让中国消费者所接受。合资企业内部的文化碰撞,恰巧是对国外品牌文化的原始考察,并以此找到该品牌与中国文化的对接点,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以便在此后的宣传推广中更易于消费者接受。
    合资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产品和技术时,不能简单地奉行“拿来主义”,而应结合中国客车市场的实际需求,在保持其品牌风格的基础上,进行适用性再创新。客车企业在给产品命名时,要与品牌有机结合,在充分体现品牌文化特点的同时,也要体现车型的特点,以区别于同品牌下的其他产品。对于合资企业来说,产品的命名尤其要注意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便于国内客户接受。
    中小型客车企业如何提高品牌竞争力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朱启贤
    同样的两辆10米公路车,贴两种不同的商标(假设分别贴一线品牌的A企业商标和二线品牌的B企业商标),拿到市场去销售。贴B商标的产品价格至少要比贴A商标的便宜2万元以上,才会有客户选择购买贴B商标的产品,这2万元的价格差就是A企业相对B企业的品牌竞争力的具体表现。
    年产辆500~3000辆整车之间的客车企业(部分生产高档产品的企业不在讨论范围)共同特点是:主要生产中低档客车,产品的利润率较低,并且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品牌竞争力越来越低。对二线中小型企业来说,应苦练内功,通过品牌美誉度提高品牌竞争力;寻找空白,通过客户的特殊需求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准确定位,通过产品的差异化提高品牌的竞争力。
    客户群体成就品牌运营中的三足鼎立安徽江淮客车有限公司周君君
    当前客车企业所做的一些活动传递的核心价值,如宇通的“耐用”、江淮的“好省油”都是迎合购买者的盈利性需求。客车购买者对产品盈利性的认可,将维持其持续购买力。另外,客运企业的认同将形成品牌口碑的传播,促使更多客运企业形成购买趋势,他们的认可是客车制造企业最直接的需求。

(来源:互联网)

热门关键词:五金 机械 阀门 中国机械 机械技术 
广告

今日热点

大型装备机械突破瓶颈DT660平地机具里

7月19日,由鼎盛重工打造的世界最大马力平地机DT...[详细]

网友关注排行榜

成功故事

网站介绍 | 本网服务 | 企业名录 | 金牌会员 | 常见问题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最新企业 | 最新资讯 | 最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