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项目投资,虽然不及2008年政府紧急出手为抵御金融风暴的“四万亿”猛药给力,但是披露出了固定资产投资趋热的向好迹象。
不是吗?广东湛江市因等待了30多年的700亿元钢铁项目获批,湛江市市长喜吻文件的照片串红网络,可要知道,钢铁业是一个生产过剩的行业啊!
“窥一斑而知全豹”,对于主要靠建设投资拉动的工程机械而言,这是一个积极的利好信号。
寒流来袭 工程机械呈现“冰火”态势
还记得2008年的秋天,当处于加速拉升中的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行情,猛然遭遇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殃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出口急剧萎缩。政府紧急出台了“四万亿”拉动内需的经济刺激计划,工程机械逆势上扬,2008年行业实现收入2773亿元,2009年3157亿元,2010年4367亿元。
尽管2011年行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的水平,但在2011年5月之后,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如临秋风,泛起丝丝凉意,尤其是今年一季度,切切实实让业内感到市场冬天的来临,这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主要有几股。
一是,去年二月,以刘志军为首的铁道部高官相继落马,高铁事故频发,铁道部债台高筑等客观因素,让中国的“铁老大”成为众矢之的,政府给“十一五”一路狂奔的“高铁建设”快车来一个紧急刹车,在建项目停工率最高达90%以上;
二是,去年四月,日本地震海啸引发了福岛核电厂重大核泄露事故,间接影响了国内高歌猛进的核电建设,拟建项目审批放缓;
三是,政府为平抑商品房价过快上涨,挤出房地产泡沫,相继出台了政策“组合拳”,使得房地产建设陷入低迷徘徊;
四是,美债及欧债危机负面影响没有消除,海外市场处于恢复阶段,导致国内造船业不景气及出口增速放缓。
加之,石化、冶金、电力、水利、公路、机场等其他建设领域也表现平平。从局部建设亮点看,除了矿山建设外,保障房建设算是一大亮点,而区域建设投资的最大亮点算是新疆了,不过这些对于扩张过快、产能过剩的工程机械行业而言,拉动作用也极为有限。所以,以上几股寒流让工程机械企业叫苦不迭。
今年春节过后,本网记者联合《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记者通过深入福建、重庆、天津、黑龙江、北京、上海、江苏南京、常州、扬州等地,针对挖掘机市场进行实地采访调查,切实感到了市场的冷清,得到的主要市场情况是,涉及“铁、公、机”的大型项目开工情况较少,像农村市场、市政、园林等较小的项目相比之下较为红火。
防范经济增速下滑过快 重大项目加速启动
有报道称,根据统计部门的数据,进入二季度,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减。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准备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发改委审批投资提速,被分析人士解读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已经启动,政府将通过一系列经济政策来保证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甚至有专家将此喻为“4万亿2.0版”,国家权威媒体当即否定了这种提法。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整体经济增速呈现放缓态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可能带来财政、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外需面临形势更加严峻,出口增速低于预期,消费短期内不会出现跳跃式增长,因此,通过适度的投资规模来稳定经济的运行非常必要。
《经济日报》的报道是,最近一段时间地方政府不断召开会议强调中央稳增长的精神,而温家宝总理也重提“保八”,而先前的基调是7.5%。报道指出虽然中央将今年的GDP增加定位7.5%,但是现在又重提“保八”;然后第二点就是说为了保增长,现在要加大重大项目的审批速度,包括铁路和基建项目,以及加速启动新一轮的“汽车下乡”;而第三,这个会议上似乎就强调了两个“绝对不可能”,第一个就是2008年的4万亿这种大规模的经济措施是不可能的,第二就是楼市调控绝对不可能放松,只能微调和预调。
在“7.23”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前,高铁建设充当了国民国民经济“火车头”的角色;在事故发生后,高铁建设几乎“崩盘”,成为冷热反差最大的行业。不过,按照铁道部年初计划,今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其中铁路基本建设投资4060亿元。以地方为例,据悉,2012年各地上报的铁路建设项目资金需求约在24000亿元。比如:2012年四川省铁路建设投资将达300亿元,福建省铁路建设要完成210亿元的投资计划。5月17日,铁道部招标发行2012年第一期短融券,募集资金额200亿元。与此同时,铁道部还在债券募集说明书中表示,截至2011年年末,铁道部获得的银行意向授信规模超过2万亿元。随着银行陆续放款,铁路的开工将逐渐增加。“今年铁路落实4000亿元的基建投资不成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说。更为难得的是,政府已表态,铁路投资面向民间资本开放。
除外,机场建设项目成为近期的交通领域投资热点。有分析称,希望机场新建扩建项目加快提速的,不只是水泥、基建、工程机械等相关行业,还有各地地方政府。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日前指出,在今后五年内,全国将新建机场约70座,改扩建机场101座,总投资约5000亿元。 “我们粗略地计算了一下,119个机场覆盖的经济面,带动GDP的发展,大约超过了3万亿以上,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地区宁愿补贴一些资金,也要对机场进行扶持和发展。”李家祥说道。
工程机械升势可期
根据行业分析人士测算,近十年的工程机械国内消费额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在1.5%左右。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1022亿元,如此大的基数,使得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工程机械的拉动作用都不可小觑。
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升至全球第二位,但是人均GDP却排在90位开外。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而缩短这一差距而需投入的固定资产将是惊人的天文数字。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言,铁路、公路、机场、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能源建设更是缺口巨大。所以,今后工程机械或许不会再有“井喷”行情,但是稳增长还是可以期待的。
对于人口居世界第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而言,经济这盘棋,着实不太好下。投资、消费、出口这驱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如何操控,的确是考验政府驾驭经济的能力。尽管有人撰文称靠大规模投资稳增长蕴藏巨大风险,不过,加大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确是一个立竿见影的手段,工程机械企业当然乐此不疲。
(来源:互联网)(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