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路机械是对已有公路进行公路的维护、大中修及技术改造等工程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公路建设的实践已证明,先进的路面施工和养护机械是公路施工和养护工程的质量保证。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公路养路机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我国公路养路机械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至2011年底我国的公路总里程已达到410.6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8.5万公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的负荷加重、公路养护任务日趋繁重。如何管好、用好公路养护机械,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公路养路机械按养路工程性质区分有:小修机械、中修机械、大修及技术改造机械。按工程项目区分有:路基养护机械、路面养护机械、桥涵养护机械、路容管理养护机械、再生机械等。根据作业对象、工程规模、养护性质不同,养护机械可以分成:公路经常性养护机械、路面修复机械、其它机械等三大类。
我国公路养护机械的发展较迟后,适应不了公路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迅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养护机械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已迫在眉睫。
一、我国公路养护机械的概况
回顾我国公路的发展,50-60年代是砂石路面时代,以后逐渐发展渣油路面、沥青路面到今天的高速公路,公路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至今公路工程基本上已实现了机械化施工,但公路的养护特别是普通公路的养护仍是以人力为主的养护作业方式。在公路发展过程中,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不利于公路养护机械化,目前机械的配置也重于大中修用工程机械,真正用于日常养护者实为少数,因而形成公路养护设备不配套、产品质量差、技术水平低,从而阻碍了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发展。
我国自行开发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外也引进了不少公路建设技术与机械设备,促进了我国养护机械的发展。到了80年代以后公路养护机械才有较快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发展,公路技术等级不断提高,交通量日益增加,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其养护机械化问题普遍较重视,国外的多用底盘、清扫车、清障车、铣刨机、修路王等养护机已在各地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得到应用,国内民营养护机械制造企业也逐渐在增加,总之我国公路养护机械的发展已出现了好的势头,但与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相比,公路养护机械的发展严重迟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养护机械品种少,且不配套,管理跟不上,还没有实现机械化养路作业。
(2) 品种类型不全、生产量少,主要集中在路面修补、清障、划线、除雪、铣刨等领域,还有不少种类的养护机械在我国还是空白,制约了养路机械化的实现。缺少的养护机械主要有:公路设施标线标志维护设备、路面再生机械、桥涵养护机械、路面抗滑处理机械等。
(3) 技术水平低。在养护机械结构设计、制造工艺、使用管理等方面都存在技术水平低的问题,致使养护机械可靠性差、故障多、效率低、寿命短、成本高,严重影响了养护机械的发展。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