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来看,目前是磷矿石消费淡季,但大部分厂商开工负荷较高,主要用于备货淡季出口。目前签订的出口订单在淡季出口关税期执行还有利可图,但最主要的磷肥进口国印度的大合同谈判仍未确定。由于印度本币持续贬值,导致实际购买能力下降,目前的意向进口合同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未来存在压低中国出口价格的可能。
虽然短期磷肥市场存在风险,但并不改变磷肥/复合肥企业对于磷资源的渴求,而这种需求与贵州磷资源本地化利用战略契合。当地政府在支持省内磷肥企业瓮福和开磷之外,还积极引入外省磷肥企业,近期复合肥企业芭田股份与贵州瓮安县政府签订投资协议,计划建设210万吨磷肥/磷化工项目,地方政府承诺通过招拍挂方式将辖区内已探明平均品位23%以上、储量在2亿吨以上的采矿权向芭田股份配置。此外,近两年仅上市中就有3家复合肥企业通过项目投资配套磷矿石的方法在贵州获得磷矿石供给。考虑到瓮福和开磷集团控制了贵州70%左右的磷资源,在本轮贵州地区磷资源整合后,独立的磷矿山和磷矿石外运量将大幅减少,未来将加速磷矿的资源重估。
(来源:互联网)